新加坡狮城论坛

所有广告

告别怀唐伊 彩虹照我归

原作者: 纠结的羁绊 |来自: quanyouwang|28-7-2010 00:00

摘要: 想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以及性格情感,两个路径是经常比较有效的,一是对那个地方历史梳理,二是对其宗教信仰或崇拜方式的分解整理。我想着,这也许是一种可以达到人群内心的一种感知方式。   每新到一个 ...
想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以及性格情感,两个路径是经常比较有效的,一是对那个地方历史梳理,二是对其宗教信仰或崇拜方式的分解整理。我想着,这也许是一种可以达到人群内心的一种感知方式。

  每新到一个国家,首先搞清楚其历史演变以及每个时期的内外制约因素,都已经成为一种旅游习惯。所谓欲乱其国,先乱其史。而换一种说法用在旅行上,就是欲明其国,先明其史。在历史的空间里,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都能找到他们各自相应的位置以及血脉延续的走向,并缕出延古拓今的线索,直达精神的愉悦。

  但我在梳理新西兰的历史和文化的时候,很容易地发现,资料太少。几乎所有的资料游记都把新西兰当作一个自然景观之地,很少提及其历史文化的演变。在卓越网上,我能够检索到的,只有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赵晓寰所著的《新西兰:历史民族与文化》一书,算得上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透视,尤其是对于新西兰立国之本的怀唐伊条约,算得上是有着学者级别的研究。因此,我对新西兰历史和文化的梳理,受到这本书的影响较多。这,让我缺乏了多角度的对比与反思。

  新西兰的历史与很多国家相比,算是非常简单,相应的文化特征也不复杂。简单的梳理就是,首先是,早期毛利人的漂流过海进入这片土地然后是接近500年的氏族化部落化存在;其次是,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发现这块独立于地球南部的土地从而打破这里的平静,欧洲殖民者的初期进入,其后英法帝国对这片土地的争夺导致了英国通过怀唐伊条约进行相对和平的“赎买式”殖民化,新西兰成为英国附属国;最后是二战以后民族独立运动背景下,成为独立国家,以及二战后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的移民历史。

  在我的梳理中,新西兰的历史就这三个阶段,而其文化的发展脉络,则是欧洲大陆文化在新地方的变形,以及原始毛利文化在新社会条件下的演进。

  在这样的历史认知框架下,当然,怀唐伊条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实是立国之本。他解决了白人中心主义思潮支撑下的殖民主义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毕竟,新西兰被欧洲人殖民的过程中,虽然欧洲殖民者与毛利人间或有冲突,但总体上还是采取的土地赎买政策,没有发生大规模有意的种族灭绝行动。这和澳大利亚的斩尽杀绝一劳永逸地解决原住民的血腥政策行动,产生了鲜明对比。

  在岛屿湾,我们住的酒店,就挨着怀唐伊条约签订地。于是,便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去这个地方看一看,怀想怀想,那160年前,这个重要条约签订前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图1:酒店大门外草坪)

  那日,早晨起来,已经是阳光明亮。先在酒店走走,感觉到酒店自然环境的奢侈。酒店大部分扇面直面大海,而背靠着宽阔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

(图2:酒店房间一角)

  酒店的宽阔的海边草坪的侧面,有一个游艇码头,就在酒店的一边角上。由于正处淡季,游艇安静停泊,峡湾的海面平静如镜。

(图3:游艇停泊地)

  在酒店附近逛了约一个小时后,便开车,想把怀唐伊这个很不小的岛逛一逛,顺便也去把条约签署的纪念馆看了。

  其实,整个怀唐伊,就是岛屿湾中一个很大的岛,岛与岸依靠窄木桥相连,岛上有山有水有原野有森林,也有公路。

  怀唐伊条约的签署地,就在酒店背后几百米的地方。我们把这个地方,作为离开之前的最后一个游览的地方。

  感觉后面有坡度向上,似乎有山,于是掉过车头一路向上。穿过茂密森林,沿着海边不宽的路,左右盘旋,然后陡然间觉得似乎快到山顶,一抬头,居然眼前豁然开朗。

(图4:海边山顶的路)

  原来,我们确实几乎到达山顶了,但这个山顶,显然还是一个相对平坦的缓坡。

  而站在这个地方,向着车头的方向,前方,是一大片农场,有黑油油的牛群,伏在草地上,那成群的牛真的皮毛发亮,可见营养之好,生活之愉快。而在右方和后方,则是碧蓝的大海;立于坡顶看两个方位的大海,感觉心神骀荡。

(图5:天空大海与草地)

  同时,就在站立方位的左手边,是一个巨大的海边山顶高尔夫球场。

  见临海山顶高尔夫球场,有激动心悦的美感。视野开阔处,蓝田白云,碧海绿草,生机盎然。感觉是很舒爽的,感觉到轻松愉快、乃至兴奋的。Shang和我都是不会高尔夫的,却情不自禁地相约,来年,一定要在这里打上一场球,一定要在这里舒展一下筋骨,否则,觉得暴殄了天物。

(图6:海边山顶高尔夫球场)

  在这里徘徊好久。本想拍摄出山下海湾的景色,只是当时完全逆光而且光线很强,完全拍不出那种临场的震撼与陶醉。于是只有将这种惊叹的感觉留在心里。

  于是继续往里面走,贴着黑色的不知道品种的牛群,沿着青草地,向着极蓝的天空处,继续向上。

 (图7:牧场)

  看见有一位西人美女驾车呼啸而过,留下背影,我惊愕之余,居然忘记了象牛仔一样打打口哨。我们于是用了两分钟分析和猜测,那是不是农场主的女儿。直到断定肯定是农场主的女儿后,我们登车,准备闻香而去,转到哪里算哪里。结果由于路不熟悉,七拐八拐,居然怎么窜到了大公路上。看来,这个岛上,即便人很少,由于旅游的需要,也具有相当的基础设施。

  怀唐特的这个岛,实在不能算小,我们在里面到处转溜。而沿路的农场风光也着实迷人,我感觉,那美丽的姑娘,一定消失于这纯净田园风光之中去了。

(图8:农场)

  返回。顺路看瀑布。如果看过九寨沟的瀑布,那这个瀑布也就很小意思了,但瀑布下的流水人家,构成特别景致。

(图9:流水人家)

  逛得差不多了,便想着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回来看怀唐伊条约的签订地。因为,如果要理解新西兰的很多政治和经济政策,都是无法回避开这个条约的。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条约,已经对于新西兰今日的政治文化格局,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

  我想,怀唐特条约的重要,首先在于160年前,确立了英国对新西兰这个地方政治上统治权,同时确立了毛利部落对于新西兰土地的所有权。这一方面体现了欧洲强权的主导性地位,也适度尊重了原住民的财产权利。这,使得欧洲殖民者“赎买”政策代替了直接的暴力掠夺和血腥屠杀。从而使得新西兰,在地理大发现后的欧洲移民和殖民历程中,难得地增添上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案例。

  以前读美国人斯塔夫阿里诺斯的《全球通史》,经常被书中所记载的欧洲人的血腥殖民历史所震撼。那种血腥,经常压得几百年后的我,胸口发闷。那是一个西方白人,执工业文明之利器,以力量上的绝对优势逐渐形成白人中心主义的过程,也是一个借助达尔文进化论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并逐步把其他种族当作“昆虫”的时代。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白人的血腥和暴力到了极致,以至于我每次,都不忍读下去。

  所以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在临近的澳大利亚通过种族灭绝来一劳永逸地解决原住民问题的背景下,新西兰的怀唐伊条约,就显得弥足珍贵。

  条约签署地,一个很安静的小院子。这种安静,似乎蕴藏着一份和祥。透过门口和远处临海处的树枝所搭成的两道门,视野如同穿过历史的时光隧道。而时光隧道的那一头,是风景,是美好的祝愿,是生机勃勃的未来。

  Shang说,将来如果有机会,买这么大一片土地,两家人各把一头,就把生命安置在这从容的静谧中。我也记住了这个和美愿望,并认为,语言折射着内心的感受,托出了生活的一种愿望,即便不当真,也受到亲切的鼓舞。

(图10:怀唐伊条约签署地)

  签约地外,有一个纪念碑。在安静的丛林中独自伫立。四周的宁静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而这纪念碑在一片森林中突兀独自站立。我们在那里,默默注视其好久,觉得有些东西,总是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超越时间而站立。

(图11:怀唐伊条约纪念碑)

  在纪念碑的一个方位上,有一个人的刻像和生平介绍。走近了看,才发觉是,霍布森。

  细读历史,发觉自1769年以后到1832年之间的70年里,一些欧洲开拓者与新西兰的交往开始多起来,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冲突和矛盾。1832年英国委任了新西兰特别代表——巴斯比。巴斯比作为一个只有道德力量而没有武力基础的代表,让毛利人见识了英国的强大,也通过各种协调斡旋的方式,增进了英国人和毛利人之间的关系。并和一部分毛利酋长签署了新西兰独立并接受英国保护的文件。

  而在1839年,英国为了防范法国对新西兰的觊觎,终于决定要正式殖民新西兰。于是上校霍布森坐着军舰被派往新西兰,其使命就是殖民新西兰。因为有法国的竞争存在,霍布森也被要求尽量使用和平手段。

  翻读历史,也想了好久,我相信,这是英国对新西兰殖民采取怀柔“赎买”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英国人心好,而是帝国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暴力清洗没有公然堂皇登场。

  Shang突然发现,霍布森只统治了新西兰三年,并死于任上。后来回来翻资料才发现,这个坐着军舰来到新西兰的家伙,船还没靠岸就病倒了。1840年,在怀唐伊,他抱病发出邀请并和毛利酋长们进行了政策讨论,最后出席了签字仪式,也收获了巴斯比多年工作结下的果子。但在其后,由于病重不能出行,霍布森都是委派代表,从怀唐伊出发,到各个毛利部落征求签名。

(图12:霍布森纪念铭文)

  在那个欧洲人发现一个欧洲以外的地方,就可以宣布此地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时代,怀唐伊条约的签订,对于当时尚处于部落原始文明下的毛利人,当然是幸运的。他们,至少不需要象澳大利亚的那些原住民一样,被残酷地肉体消灭。而,英国,也确保了对新西兰的统治,也没有因为残酷的对立而给其他欧洲帝国以可乘之机。

  怀唐依条约本身所包含的妥协性,使得英国殖民者和毛利人之间的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但这种妥协性也注定了这种以土地为主要目标的矛盾的长期持续存在,并间或激化。

  其实在1842年霍布森病故以后,随即就发生了不少白人强占骗取毛利人土地的冲突,甚至爆发土地战争。而已经新西兰在手的英国,也开始对毛利人逐渐强硬。

  怀唐伊条约之后,英国开始了对新西兰的加速移民。他们成立的新西兰公司负责承揽移民事宜。这个公司一方面想尽各种明的暗的办法,甚至欺骗手段,逐步从毛利人那里以很低的价格“赎买”回土地,另一方面在欧洲鼓动移民,然后将土地以远比买价高得多的价格卖给移民者。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后。怀唐伊条约依然在那里躺着,只是在英国殖民者眼里,那只是一个暂时需要淡化处理的东西。而且所谓赎买中,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权力,解释权,当然最终还是在强力者手里。一块土地,值多少钱,定价权,买卖交易专卖权,那当然最终还是在强力者手里。

  这种局面,直到1947年新西兰独立28年后设立怀唐伊法庭,才开始有所改观。而历史却已经无法倒回,时光却已经不能流转。

  读史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掩卷长叹,似乎100前的新西兰公司所作的事情,如此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祖国大地的造城运动中。那些屡屡出现的强制拆迁,何尝不就是怀唐伊条约之后的赎买模式?而总督们,新西兰公司或者东印度公司们,难道都不能找到一一对应的身影?

  就此打住吧。回到旅行本身。

  往回走,中午到旺阿雷(Whangarei),于是入城,在街区中心找了一家餐厅吃了顿便饭。

(图13:旺阿雷中心商业区)

  在那次塔卡普纳难忘的午餐聚会上,Yubo夫妇就说,旺阿雷很好值得玩。这句话让我们在市区里转来转去,尝试着向好几个方位突进逡巡,但也没有找到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在新西兰不小的城市,干净、整洁,商业活动较为发达。

(图14:旺阿雷普通街道)

  直到开车出了城市十几分钟,从一座山拐过,突然发现旁边的大海。大海的极其远处,是一片长长的突出于海岸的岬角,岬角上,点缀着漂亮精致的各等房子。那种心旷神怡,陡然溢出。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Yubo夫妇说的是对的,旺阿雷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玩的地方,只是这好玩的地方,不是在市区,而是开车走出市区约十来公里的地方,登临那长长探入大海的岬角,在那里,观海天一色,观远山从容,观日落黄昏,观海浪拍打陡峭悬崖。

  错过了,很可惜,在这里记上一笔,以提醒后来者。

  从旺阿雷出来不久,天空下雨。沿途农场美景,在雨的清洗下,越发色彩斑斓、美丽动人。新西兰的自然风光,确实是让人感叹,让人无法吝啬赞美。

(图15:雨后清新农场)

  这,就是新西兰的牧场。如何不相信,那里的牛羊肉,具有最好的口感和美味?

(图16:田园牧歌)

  雨下了一会,稍停,微微放晴。此刻远处景色如此动人。

  我们停下车。试着用长镜头观看远处彩虹清晰挂于天空。感觉彩虹的那一边明亮,彩虹的这一边沉暗,构成奇特的明暗对比。

(图17:明暗彩虹)

  从来没有离人如此接近的彩虹,那么的清晰,似乎与观者合二为一。那在儿时乡村记忆里才有的东西,此刻如此明媚动人,如此亲近。

(图18:双彩虹)

  我忘情地在路边拍照,Shang安静地坐在车里,默默等着。以前一起旅行的时候,他是见识过我被美景激发以后的忘我的。

  如果你确实被美景陶醉,感觉被美丽融化,夫复何求,又如何舍得离去?

(图19:原野A)

  只是这时,一辆红色吉普车缓慢驶来,停在了我的身后十米位置。一位四十岁左右、衣着考究的中年妇女走过来,她很严肃地问我为什么在干什么。我说我在拍照。她接着追问,你在拍什么。我说我是一个旅游者,觉得这里景色很美,就想拍些乡村原野风光景色照片。她依然很严肃地看着我,丝毫没有走开的意思。我于是凑上去,试着把拍的一些照片给她看,但我也丝毫没有表示出要离开的意思。我想,这么大的原野,我就站在公路边上拍拍照片,你凭什么要管我?

  看了我的照片,她依然面无表情,但很不情愿地嘟囔着,回到她的红色吉普上,开走了。

 (图20:原野B)

  我是觉得很奇怪的,我拍一些风光照片,又没有妨碍和伤害任何人,她有什么权利管我?结果回到车上和Shang一说,Shang分析,也许这片农场的主人就是她,或者几百米处的房子就是她的。她的私有产权,你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就是妨碍她了,于是她不舒服了,就要管管你,让你知道私有产权之所在。

  我也不知道Shang分析得对不对,但从前面在塔卡普纳拍人家别墅的时候Shang的紧张来看,也许他是分析得有道理的。

  在这里,私有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这私有的范畴,远比我们习惯的,要大很多。哪怕是用相机隔了几百米的拍照,如果没有事先征求主人同意,也会被认为无礼的冒犯。

  不过,这只是小插曲。这个插曲使得我似乎感觉到,我对私有产权的习惯性理解,和这里的人是有区别的。我绝对不会想到,端着相机隔着老远拍一片自然景色,也是需要顾及主人感受。这确实和在国内不一样,国内的私有产权范围,要比这个小得太多了。

  经过这个插曲,我们一路向南回奔,而美丽的彩虹,照亮我的心,送我归。

  觉得奔跑在时间的路上,觉得完全行走在画中。行走在画中,觉得令人惊讶的美丽走近,并似乎有了亲密默契,为此,我充满因为被美丽拥抱后的幸福。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