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所有广告

十大无法破解的神秘自然现象

|15-8-2010 00:00

摘要: 地球地大无博 ,出现点难以用科学水平解释的事件本无可厚非,可有些事情很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下,因为这些事情不但奇怪,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认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事如此,有点奇怪事件的发生不但给地球增加了一 ...

地球地大无博 ,出现点难以用科学水平解释的事件本无可厚非,可有些事情很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下,因为这些事情不但奇怪,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认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事如此,有点奇怪事件的发生不但给地球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如果说地球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平淡无奇,那我们人类也不是太孤单了么,因此大自然的种种神秘感给我们增加了解少乐趣,那就让我们一同关注一下吧。


【赤潮】

赤潮虽然说看上去很可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美丽,赤潮是河口、海洋或淡水水藻在水域中快速堆积,从而覆盖整个海域或海滩,使海水变成血红色。这种现象是由于密度较高的浮游植物在水表面堆积形成密集、可见的团状结构,虽然部分浮游植物并无害,但少部分浮游植物有剧毒,可导致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死亡。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人类也会在赤潮下受到伤害,很幸运的是目前尚没有记录有人在赤潮中死亡。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对赤潮的发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到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赤潮的危害:

1、破坏渔场的铒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的异常发制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重力波云层】

 

波浪状的重力波云层通常是由于上升气流延伸至山脉,或者伴随着雷电交加的暴风雨而产生。重力波状的云层仅产生于上升气流进入稳定的气穴(air pocket)。向上的气流冲量在气穴中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形成大气层中云层的变化,改变云层动态曲线,使云层出现如同重力波一样的摆动波纹。  

 

 

重力波云起伏的纹理是源于空气在垂直平面的移动,比如上升气流或是雷暴形成时。上升气流使空中气涡发生改变,云的流体学特征也随之改变,当这种作用频繁的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一个梯度上积累,最终形成可见的振荡的重力波云。  

 

【融凝冰柱】

 

融凝冰柱主要存在于高山冰川,它在尺寸上具有多样性——从几厘米高至5米高,看上去非常像冰矛。最初,太阳光线在积雪或高山冰川表面上照射融化形成不规律的微凹,一旦像这样的微凹形成,太阳光将在这个微凹处发生光线反射,增加了局部物质升华。随着微凹的逐步加深,深深的一个凹槽便形成,最终形成像耸立的冰矛结构。


 

 

【火焰龙卷】

 

火焰龙卷也被称为火魔或火旋风,是火焰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罕见现象,通常主要受空气温度和气流影响,形成一个垂直旋涡状,或形成类似龙卷风效应的垂直径向旋转气柱。一般火焰龙卷多发生于丛林火焰中,垂直旋涡状火柱形成于特定的气流和温度条件下。火焰龙卷可形成30-200英尺高,直径达到10英尺,但仅持续几分钟,如果风速较强劲的话,火焰龙卷可能持续时间更长一些。


 

 

龙卷风按形成地一般可分为陆龙卷、海龙卷和火龙卷三种。其速度可达100-200米/秒,比12级台风的速度还大3—6倍,因此破坏力极大。

 

【乳房云】


 

 

乳房云也被称为乳房积云 ,它是由无数个袋状下垂云状结构组合在云层底部,它主要是由冰物质构成,可以沿着任何一个方向沿伸数百英里,然而一些乳房云结构可保持静止不变10-15分钟。每当乳房云出现就预示着恶劣天气的到来,它经常是暴风雨或其他恶劣天气来袭的前兆。

 


【北极光】


 

毋庸置疑的讲,北极光是地球上最美丽的景色之一,自从人们发现北极光现象之后就被该现象的神秘和美丽所深深吸引。通常北极光发生于太阳释放高能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以每秒300-1200公里的速度从太空释放出来,这些带电粒子形成的云状结构叫做等离子区。从太阳释放出来的等离子流叫做太阳风。当太阳风与地球磁场边缘发生接触,一些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所捕获,它们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电离层,电离层地球表面向空中延伸60-600公里的大气层部分。当带电粒子与电离层中的气体碰撞就开始发亮,产生壮丽绚丽的景色,这种美妙的极光现象还出现在南极地区。

 



【极光瞬间变动的型态】

 

极光是一种大自然天文奇观,他没有固定的型态、颜色也不尽相同,颜色以绿、白、黄、蓝居多,偶尔也会呈现艳丽的洪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极光的发生只有在严寒的秋冬夜晚,高纬度的地区,才有机会目睹,而最佳时刻则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有些时候可持续1小时左右。 一般来说,极光的型态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极光、幕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四种。在北部出现的称为北极光,在南部出现的则称为南极光。

 

极光出现的机率

 

极光最常出没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内,分别称作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北半球以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南端与挪威北海岸为主;而南半球则集中在南极洲附近。值得一提的是:北极附近的阿拉斯加、北加拿大是观赏极光的最佳地点,阿拉斯加的费尔班(Fairbanks)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以其寒冷的冬季与夏季的长时间光照而闻名,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人们去那里是为欣赏它那壮观景象并目睹每晚都会出现的极光奇观。如果你有机会到阿拉斯加,一定要看看那迷人的北极光,捕捉那千变万化的超级“电光秀”,您也将彻底地爱上北极光!

 

关于极光拍摄

 

观看北极光,如同看到了上帝的眼睛,我是这么觉得的。在南方它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方称为北极光。简.柯蒂斯是一名科学家兼摄影师,他不仅要看上帝的眼睛,还要拍一些照片。拍摄北极光是一种独特的挑战。因为北极光盛行时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温度会在零下40或50度。照相机放在外面的时间不能超过几分钟,因为它会被冻住。简不畏寒冷是为了拍出出色的照片。

 

因为胶片不会像人眼那样敏感,使用的是特殊的时间间隔技术。当有些人看到简拍的照片时,他们不相信那是真的。目睹北极光是一种奇特的经历,让人心生敬畏,因为你不能解释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在古代,人们认为神话中的神带有这种光,但实际上这些神秘的光同源于赋予地球生命的伟大力量。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能量之源,包括所有生命,所有天气及活动。太阳表面的爆炸与太阳风暴将带电粒子吹向地球,也就是太阳风。当它们进入地球磁场后,能量在地球圈附近转化为可见光。

 

地球有从北极到南极的磁力线,在地球上空呈拱形存在。正是那些磁力线对太阳风暴的作用产生了极光。地球的极北端和极南端磁力最强。虽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极光的起因,但它对地球有何影响仍然是个疑问。尽管红外照相机能拍出这样的太阳风暴,但极光仍然是个谜。

 

自然界中很少有如此独特、如此神秘的东西,它与人们平常遇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嗡嗡噪音】


 

 

嗡嗡的噪音是指人耳无法听到的持续、扩散性低频交流噪音的总称 ,据报道这种奇特噪音现象出现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一些噪音源已被测定,比如研究人员发现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地区有该噪音,因此该噪音也被命名为“陶斯嗡嗡噪音”。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奇特的噪音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欧洲地区最多,在夏威夷岛的嗡嗡噪音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但记录到的噪音却与火山地区相隔数十英里之遥。嗡嗡噪音经常被描述为是一种听起来像柴油机空转时发出的声音,很难用麦克风进行探测记录,至今科学家仍无法准确解释其成因和来源。

 

【超级气流柱】


 

 

超级气流柱是在强烈暴风雨(比如中气旋:直径16公里以下的旋风)中持续出现纵深旋转上升气流,这一自然现象看上去非常可怕。该现象可持续数个小时,有时可能会分割成两半,位于暴风的两侧。超级气流柱席卷某一地区通常会带来冰雹、或暴风雨,有时还会产生龙卷风。有时超级气流柱会降落一些巨大的冰雹,该现象可能出现于地球的任何地区,但在美国大平原出现的概率较高。

 

【会移动的石头】

 

近十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泥浆戈壁上会移动的石头成为颇具科学争议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一怪异的自然现象,许多科学家均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甚至重达数百磅的石头也会自然移动数百米之外,一些科学家猜测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强劲的风和表面冰层的结合作用才形成这一运动。然而,这种解释理论不能解释不同质量的岩石能够以不同的速度并排移动,或以不同的方向移动。此外,从物理学计算也不支持以上理论,当地至少需要数百英里每小时的风速才能移动某些石头,但最终这样的风速也无法移动数百磅的石头至数百米之遥。

 

【冰圈】


  
冰圈”现象在全球非常罕见,通常只发生在北极、斯堪的纳维亚、加拿大等冰圈地区。在河面的拐角处,加速流动的水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旋转剪切”的力量,将冰块切断,然后冰块缓慢旋转。被切断的冰块和周围的冰块相互摩擦,最终形成一个正圆形。


 

 

当水中的漩涡以一定直径尺寸大小做圆周旋转运动,使得水中的冰块和漂浮杂质在漩涡中均匀地分布,便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神秘的完美圆圈冰层。目前发现的最大冰圈直径超过500英尺,此外人们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发现不同直径大小的冰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