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如同一纸婚约 过来人谈申请奖学金

已有 369 次阅读13-3-2011 00:21 |个人分类:子女教育|

如同一纸婚约 过来人谈申请奖学金

王舒杨 (2011-03-09)

又是一年3月来。对于成千上万的学生来说,“奖学金”三个字是这个月里的流行字眼。

  根据公共服务委员会(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简称PSC)2009年数据,当年本地约1万5000名A水准和IB学生中,就有2500人申请PSC奖学金。如果加上本地数十个政府和私人机构及学府所提供的奖学金,本地每年奖学金申请者人数可说是相当惊人。

  到底奖学金如何选择,申请成功又将意味着什么?本期《爆米花》焦点锁定这三个字:奖,学,金。除了访问四名奖学金得主谈他们的考量,四个机构也阐述择人标准等事宜。

  上周五(3月4日)A水准放榜时,成绩优秀的莱佛士书院高中部毕业生杨若曦,已经投函奖学金机构。这一切的发生,似乎毫无悬念。希望能出国留学攻读工程专业的她说:“优厚的奖学金提供大学学费等费用,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毕竟我还有弟弟。”

  成绩放榜和奖学金“遍地开花”的3月,俨然已经成为本无四季之分的狮城里一个季节,绽放的是理想,是憧憬,而与此同时悄然生长的,是一个个未来。杨若曦是众多优秀毕业生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和大多数奖学金申请者一样,她此刻心中更多的疑问,是如何拿到奖学金。

  然而,比如何“拿到”更重要的,是如何拿到适合自己的奖学金。一名学生与奖学金的“缘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获得奖学金到决定接受奖学金的过程,接受奖学金后的留学时代,留学后回来工作到服务期满,最后是服务期满后去留决定的此后生涯。

  作客本期《爆米花》的四名奖学金得主,将分别谈这四段经历中他们所做出的决定、感悟与心得。四个机构也将针对择人标准等事宜进行阐述。

  签约之前……

  不是谁第一个约你出去 你就和谁结婚

  人物:王翔乐(22岁)

  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及商务管理双学士学位二年级,吴氏基金奖学金2010年得主

学业以外,王翔乐也是鼎艺室内乐团的成员及行政主席。(受访者提供)

  那年,王翔乐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惊讶的决定。

  2007年初院毕业后,王翔乐成功申请到PSC奖学金。尽管得以在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是件难得而让人兴奋的事,经过在相关部门实习后,王翔乐却感到,所做的工作及工作环境,不同于之前的想象,与自己的性格有较大偏差。最终,他决定放弃此项奖学金。

  王翔乐说:“在形形色色的奖学金面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奖学金尤为重要。很多人在选择奖学金时,往往只注意到其带来在读书期间的益处,以及毕业后的服务期长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己日后职业选择的问题。若选择不当,不仅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也会占用其他真正对这项工作有兴趣的人才的机会。”

  成功所带来的兴奋,往往会让人无法保持审时度势所需要的冷静。而王翔乐却在此刻稍做停留,重新选择。

  2010年,他在入学后不久便申请到新大吴氏基金奖学金:“经由这项奖学金作为桥梁,我很开心可以遇见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获得了进一步认识世界及体验新事物的机会。”王翔乐去年参加了一个海外社会公益项目,并成为新大社会企业项目“The Sustainable Shop”的主要推手。

  放弃PSC奖学金光环也许让很多人不解,但王翔乐却说:“很多人问过我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而我的答案是:从来没有。如果我当时接受这份奖学金,也许我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高枕无忧,但几年后,我迟早会后悔。

  “奖学金好比婚姻,不是说谁第一个约你出去,你就和谁结婚。对很多人来说,这代表着一辈子的承诺,所以你需要寻找一个真正相匹配的人。”

  王翔乐谈面试:

  “答案一定要真诚。面试者都是经验丰富、慧眼如炬的专家。表现出的是不是真正的自己,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另外,面试前的全面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时候这些资料会派上用场。也许就是这些小细节,真正打动了面试者,让他们对你另眼相看。”

  留学期间……

  面对诱惑 曾忘了初衷

  人物:王茉(22岁)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纯艺术本科课程三年级,教育部海外奖学金得主

  申请奖学金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其一便是师长的影响。三尺讲台上,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牵动着一个孩子的心。

王茉获得的是教育部奖学金,希望将来能够影响更多喜欢艺术的孩子走上这条路。(受访者提供)

  王茉说:“我在德明政府中学时有一位很好的美术老师,他曾经拿到教育部海外奖学金,我当时就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像他那样,和学生打成一片,改变学生对美术的看法,发扬这门科目。在他鼓励我去申请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

  然而,十几岁的孩子到底对未来能看清多少?走出国门,外面的世界是否充满了“诱惑”?

  王茉与《爆米花》真诚分享了一段心路历程:在求学过程中,王茉在极负盛名的Slade学院展现出不俗的艺术才华,很受其个人主管教授,也是Slade本科学院院长的青睐。而诸多著名收藏家和博物馆馆长,甚至像Paul Smith这样的品牌设计师,也经常去那里交流并且赞助学生项目,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似乎每个人都有一炮走红的可能。

  “来到Slade,我不可能不想成为艺术家,但我同时又是教育部奖学金得主,必须回去服务。我不希望服务仅仅是为了履行契约。如果要做老师,我就要全身心投入,不然我会看不起自己,学生会对我失望。所以大二时,我一度很挣扎。”

  最终,这段内心的挣扎随着王茉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而释怀。经历过挣扎的坚定,也胜过未经挑战的坚持。她说:“通过和教授交流,我慢慢了解了很多光鲜背后的阴暗。艺术这行业太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让人忘记初衷而变得虚伪,并逐渐丧失真正的创作力,终将被人遗忘。

  “相比之下,每当我看着教授满面红光地说起他的优秀学生,我知道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也许自己以后不会有太大的名气,但是能够影响更多对喜欢艺术的孩子走上这条路,看到他们成长为优秀艺术家,才是真真正正的满足感吧。”

  英国的求学生活,也让王茉对本地和欧美教育体制的区别陷入思考:“新加坡学生和英国学生在对待学业方面有着思维上的区别。简单来说,在新加坡,学生们需要一个平台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去证明自己。在学校里,我们通过成绩来体现能力;而毕业之后,奖学金机构又再一次提供我们一个可以评估自己价值和能力的机会。”

  王茉谈留学时的“诱惑”:

  “要清楚自己申请奖学金时的初衷,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人终究会长大的,到了大三,我基本已经看清楚了,年轻时候真的很容易被诱惑蒙蔽眼睛。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这一切都是浮云。”

  约满之后……

  化新挑战为新动力

  人物:洪艺菁(33岁)

  《我报》采访主任,报业控股奖学金得主

  与大多数奖学金得主不同,洪艺菁在同一机构获得两次奖学金。

  她在1996年时获颁报业控股本科奖学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修汉学和哲学,并于2000年正式加入报馆。而2009年,她再次获得报业控股奖学金,报读了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管理硕士。

洪艺菁觉得身为新闻工作者的唯一遗憾,就是工作时间长,使她没什么时间陪两个年幼的儿子。(周柏荣摄)

  在谈到奖学金得主是否比一般职员占优势时,洪艺菁说:“大公司或大机构的新人很多,管理层未必一一认识,当有任务要委派给新人时,首先想到的,也许会是他们相对熟悉的奖学金得主。

  “不过,比一般新人受瞩目,是把双刃剑。表现好时,大家会注意到;但出错时,也较难遮掩。奖学金只是个敲门砖,并不直接决定所得到的评估。若奖学金得主的工作态度恶劣,不愿虚心学习,或是整天愁眉不展、消极待日,这样的奖学金得主非但不会受重视,反而会被视为‘赶不走的瘟神’。”

  在服务期满后,洪艺菁选择继续留任。她说:“继续留下来,主要原因是报馆给了我不断学习和接受新挑战的机会。我的做法是每年做规划,明确下一年里要完成些什么,例如争取到多少项独家报道,参与策划哪些大型报道,如何提升自己,栽培多少新人,如何改善机构等等。我往往能够靠努力去达成目标,因此每年都过得非常充实。

  “当然,我也曾陷入瓶颈或处于‘过于舒适’的状态,但很幸运的,我总在这些时候接获新任务,让我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不知道。这些新挑战都为我开拓另一片天空,给我动力继续走下去。”

  洪艺菁谈如何选适合自己的奖学金:

  “首先是,你是否愿意在这公司工作多年。若日后每天抱着被捆绑的心态,必定会很痛苦。但如果你热爱这份工作,即使没拿奖学金也会申请加入这家公司,那么奖学金服务期长短对你来说,并没太大影响。

  “另外,申请时也应了解,日后若发现不适合这工作,是否有退路。随着成长,你的兴趣、家庭责任或心目中的事业发展方向,也许会改变,或者在某个职位久了,会面临瓶颈。签署合约时,应确认公司是否愿意提供在转换部门或调动方面的灵活安排。

  “为了更了解自己的强项、性格和兴趣,不妨参考一些较专业的职业规划性格测试,如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Gallup Strength Finder。”

  最后,洪艺菁也强调心态的重要性:“决定了就不要后悔。如果正式加入公司后,才发现和自己当初想象的不一样,也不要灰心或轻言放弃。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你可以学习到的新知识、技能和处事待人的道理,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服务期间……

  越做越不开心 最终毁约

  人物:黄永豪(化名,29岁)

  某政府机构海外奖学金得主,三年前毁约

  奖学金和毁约似乎是一对双胞胎,提到前者难免会说起后者。对于海外奖学金得主来说,除了一笔动辄数十万的毁约金外,随之而来的争议与永远不断的话题,也为很多人带来沉重的内心负担。

  尽管在英美名校共四年的留学期间里有很多机遇,黄永豪并没有为之所动,而是决定回到本地为他提供奖学金的机构服务。

  但服务一年多后,黄永豪越发感受到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满足感,而这样的日子还有六年的想法,更是越发让他沮丧。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和反复权衡,黄永豪最终还是决定离开,用一笔不小的数目“赎”回自己。

  离开该机构后,黄永豪最终在一家起步小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被问到“有何经验之谈,可以与现在正在申请奖学金的后人分享”时,他感慨地说:“即便我跟他们讲,他们那么年轻,会懂么?”

  在他看来,很多东西是须要经历过后才明了的,而很多不了解自己性格和价值观的人,也必须在无数个经历中逐渐发现自我。正如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张赞成曾经指出:“18岁的人,大多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黄永豪现在的公司,员工不多,但每个人的每个决定,都可能对公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黄永豪知道,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来自于这种“被需要”的感受。

  也许比起大机构的稳定,眼前的小公司面临着太多未知,但对于黄永豪来说,乐趣恰恰就埋藏在这片未知中,等待自己去亲手挖掘。

  奖学金机构如何选人?

  奖学金机构提供哪些机会,让你深入了解这份工作?

  · 教育部

  教育部发言人告诉《爆米花》,教育部提供很多机会,让潜在奖学金得主了解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性质。除了在初院等学府开展多项职业和奖学金展示会,教育部也组织与教育部奖学金得主交流的聚会。这些交流会都是以小组单位进行,人数不多,方便深入沟通。

  此外,潜在奖学金得主也被邀请参加实习教师计划。在四至十周长的实习期间,学生可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体验教学。奖学金得主也将在本科学习前后,从一系列由教育部提供的个人发展和提升活动中获益。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研究生学院(A*STAR Graduate Academy)执行署长林健伟博士说,早在申请新科研之前,中学和初院学生就已经可以通过Youth Science Programme等,在大学研究试验室里体验研究人员的工作。成功获得新科研奖学金的学生,将参加pre-departure项目,包括各类室外探险活动,培养多项个人技能,发掘领导潜质等。

  奖学金得主将与奖学金得主社群建立联系,前辈将就本科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与新得主交流分享。新科研的高层以及科研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也将在奖学金得主求学和刚步入职场时的不同阶段,通过茶会、网络会议等方式与后者交谈。

  本科期间,奖学金得主将进行一次暑期实习;在本科结束和开始博士深造之间,则须参与一年期的研究工作。这些都是进一步了解即将面对的科研工作的宝贵机会。

  遴选过程及标准是怎样的?

  · 公共服务委员会(PSC)

  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张赞成曾在2009年的一封公开信中,谈到PSC的择人标准,概括如下(可在PSC网站上阅读全文):

  最重要的标准是,他首先要是一个正直的人。然而正直无法通过一次面试看出;我们需要靠学校老师和心理学家的分析,来对申请者有个初步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先入为主。通过面试,我们会进一步观察,并判断老师和心理学家的分析是否正确、公平。

  第二点就是要看学生是否真心想要为公共事业服务。一个粗略的指标是看他在学校是否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计划(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me,CIP)。他参加的原因是什么?是真心为有需要的人服务,还是仅仅为了履历表上光鲜?很多人以为面试当中,只要给出政治正确的答案,就会让考官青睐。遗憾的是,这样的后果往往是,考官会质疑你的人格。

  除了优异的成绩,领导才能、智商和情商,以及自我认识,都是PSC考核申请者的重要方面。

  · 新加坡报业控股

  新加坡报业控股(Singapore Press Holdings,简称SPH)人力资源集团经理章秀英说:“除了成绩等方面,SPH的遴选过程还包括笔试、初次面试、实习和最终面试。

  “奖学金申请者需要通过所有阶段,并且在新闻室的实习中有优秀表现,因为我们要寻找的是可以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人。奖学金申请者也将在这段实习中确定自己的兴趣。”

  奖学金五花八门

  随着时代的发展,奖学金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细化。

  非主流奖学金:

  在五花八门的本科奖学金当中,尽管政经、理工科目仍然是主流,但本地已经出现一些奖学金,为有意从事医科、艺术及媒体等领域的人才提供机会,比如媒体发展管理局推出的媒体教育计划(Media Education Scheme),艺理会提供的海外奖学金,陈宗瑞奖学金(Chen Chong Swee Art Scholarship)等。

  无服务期的奖学金:

  另外,一些机构也提供没有服务期要求的奖学金(bond-free scholarship),包括华侨银行本地奖学金、陆淑佳奖学金(Loke Cheng Kim)。新加坡管理学院的“Richard KM Eu本科奖学金”和“游保生奖学金”(SIM-You Poh Seng Scholarship,为研究生提供),允许奖学金得主负笈国内外任何受批准的优秀学府。另外,本地大学也都为就读本校的学生,提供多种没有服务期要求的奖学金。

  外地机构提供的海外奖学金

  如果想去国外知名大学深造,也不妨考虑非本地机构提供的奖学金。盖茨基金会提供的盖茨剑桥奖学金(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为英国剑桥大学学生提供丰厚奖学金。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也为有意去该校主修商业管理或社会科学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台湾政府也提供“台湾奖学金”及“华语文奖学金”,供新加坡公民申请。

《联合早报》
(编辑:叶文祺)

评论 (0 个评论)

老鼠爱小米 ID 108420

  • 等级
    管理员
  • 积分
    309684
  • 威望
    51742
  • 积分
    210935 元
  • 体力
    78402
  • 激情
    46561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