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鼠爱小米 于 21-3-2011 03:25 编辑
转帖:利比亚战争升级 乱了全球市场
2011年03月21日 00:49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转发
在短短一个月内,利比亚政局从游行示威到内战,终于发展到了国际战争。法国一马当先,占有压倒性装备优势的西方国家军队向卡扎菲政权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利比亚战争升级,短期内将剧烈干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走势,长期内更将为商品和该地区乃至全球政治形势带来众多不确定性。
本来,假如利比亚内战不升级为国际战争,国际大宗商品似应走向降价,特别是油价。因为国际油价自2月下旬以来因阿拉伯世界动荡、特别是利比亚内战而猛涨,本来就有过度恐慌的“超调”成分,假如西方不干预,动乱和战事降温自会给热得发烫的油价降温。毕竟前两天利比亚政府军攻到班加西郊区时,已宣布所有油田都完好无损。
与此同时,日本大地震冲击及其核危机趋向缓解,也有降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作用。震后初期,由于日本这个工业大国大面积停产,意味着对能源、矿产等需求一时急剧锐减,据估计仅日本钢铁企业停产就将导致海运铁矿石需求减少2200万吨,致使此前猛涨的国际油价顿时下挫,铁矿石三巨头尚未来得及为铁矿石价格创下每吨200美元的历史新高而庆幸,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就在两个交易日里下跌到了每吨170美元。即使市场普遍预期日本灾后重建将创造大量钢铁需求,投资者和交易商对铁矿石价格的信心也未能完全恢复。尽管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全球性核恐慌和反核浪潮,以至于各国核电发展计划普遍停顿,从而对油价产生了可观的推高力量,但随着近日福岛核电站反应堆温度降低、辐射减弱,全日本除少部分地区外辐射均已恢复正常,核恐慌推高油价的动力也在趋向显著减弱。
但西方军事干预,战事及其对利比亚石油生产的冲击必将延长,油价将获得新的上涨动力。如果西方轰炸严重破坏利比亚油田和运输设施,那么除非沙特等国增产,否则油价受上涨压力影响将较大。而由于利比亚反对派内部极度分散,并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即使西方提供空中支援,只要西方地面部队不出动,利比亚的动荡局势就仍将持续,该国石油生产和出口将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扰乱也将存在一段时间。
就石油进口量而言,利比亚算不上中国重要石油进口来源,在中国历年进口石油来源中最多仅占百分之二三。因此,利比亚战争升级不足以显著干扰中国进口原油的渠道和数量,这场战争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成本价格方面。
尽管如此,利比亚战争升级引发的另外一个疑问,却是我们必须更多关注的——西方参战是否会为伊斯兰教极端势力上升扫清道路?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该地区政局和国际石油市场将面临长期的更强烈的干扰力量;而作为一个遭受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威胁的国家,作为一个海外利益日益深远广泛的大国,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绝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经济视角。
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的结果与初衷南辕北辙,历史上已有多次实例。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却出乎山姆大叔意料地提升了伊朗的战略地位。甚至近10余年来美国视为大敌的基地组织,究其起源,也是当年美国一手扶植起来用以抵御阿富汗苏军的。这次西亚北非乱局开始后,伊朗官方已表态将阿拉伯各国变局定性为“反对世俗亲西方政权的伊斯兰起义”,欢呼“一个基于伊斯兰原则的新中东正在崛起”。从以往记录看,伊朗政权并不支持极端的宗教原教旨主义分子,他们以前猛烈抨击塔利班政权就是证明,但这次西亚北非变局的种种迹象表明,宗教极端势力正在力图借机上位。
[无论动乱开始后西方媒体和政府给动乱各国前政权及其领袖贴上了怎样的标签,不可否认,动乱之前的西亚北非各阿拉伯国家,没有一个站在西方的敌对阵营,曾是反西方“刺儿头”的卡扎菲也早在2003年就接受了西方的“招安”。而且,已发生政权更迭和内战的这几个国家都是世俗政权,对极端宗教势力通常比未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更强硬。
相反,在这一波政治乱局中,宗教色彩浓郁的势力纷纷活跃起来。利比亚反对派打出了卡扎菲当年推翻的伊德里斯王朝旗帜,而这个王朝立国根基是1837年创建的赛努西教团,该教团所主张的原教旨教义与瓦哈比教派一脉相承,且具有强烈的泛伊斯兰民族情绪和排外情绪,历史上曾长期禁止其信徒与基督徒、犹太教徒交往。拥戴这一旗号和教义的利比亚反对派,能长期成为西方的同路人吗?
如今,在“民主”和“人道”旗号下,西方国家又支持把自己的众多盟友推向动荡,甚至直接出手动武;在法国等国,创造“政绩”以便竞选连任的需求已压倒了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而由于西亚北非动乱开始以来西方国家已形成了压倒一切的舆论压力,即使有着眼于长远的思路和措施构想,“选票导向”的西方领导人也注定难以采纳。
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警惕和关注。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
西方多国海空打击利比亚(组图)
2011-03-21 02:34:35 来源: 新京报(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 20日,位于地中海的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
| 20日,班加西,一名反政府武装士兵经过政府军士兵的尸体。 |
|
| 20日,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从该国的南部港口出发,前往利比亚支援。 |
| | 3月20日,在利比亚城市班加西和艾季达比耶之间的一条公路上,利比亚政府军车辆遭到空袭后燃烧爆炸。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新华社/路透 |
|
“阵风”、“幻影-2000”战机在北非上空呼啸,“战斧”巡航导弹撕裂地中海空气……当地时间3月19日18时45分(北京时间20日零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
军车被炸、建筑毁坏、平民伤亡……已然动荡的利比亚,在轰炸中面临新的战火与危机。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法战机连续四次空袭
19日,的黎波里时间18时45分。正当利比亚人为国内动荡和国家前途揪心之际,一架暮色中盘旋在利比亚上空的法国战机瞄准卡扎菲军队的一部军车开火。被西方国家命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就此打响。
几小时内,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实施了四次空袭,摧毁数辆卡扎菲军队装甲车。
19时许,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国和英国军舰及潜艇,向利比亚20多处防空设施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预警系统、重点通讯设施等利比亚整体防空系统的“关键点”。
英国国防部表示,作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一艘皇家海军潜艇和多架皇家空军“旋风”战斗机已参与打击利比亚军事设施的行动。英国军方发言人约翰·洛里默说,除潜水艇发射导弹外,“旋风”战斗机也发射多枚“风暴之影”导弹。
B-2轰炸机参加袭击
20日,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在继续,军舰在集结,地中海上空战云密布……法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证实,法国军队20日早继续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同日,3架美国B-2隐形轰炸机在利比亚一个主要机场投下40枚炸弹。
目睹轰炸惨状,当地居民说,利比亚建筑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地区立即出现停水停电现象。利比亚政府20日宣布,截至目前已有约64人在空袭中死亡,另有150人受伤。
“戴高乐”号航母前来助阵
此外,西方联军的后备力量正在赶往地中海和利比亚执行任务。
法国媒体20日引用军方消息报道说,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将于当天13时从法国土伦军港出发,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预计需要36到48小时抵达目的地。舰队由航母和3艘军舰、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航母上载有“阵风”战斗机、“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喷射直升机和“鹰眼”预警机等20余架飞机。
加拿大6架战机已抵达西西里岛地区的军事基地,美国、丹麦等国也正向这里派战斗机。由于这些基地距离利比亚很近,战斗机几十分钟就能到达利比亚上空。
英美称首轮军事行动成功
美国和英国20日表示,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针对利比亚的首轮军事行动已经取得成功。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当天在多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说,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后,多国军队已在利比亚上空建立起禁飞区,利比亚政府军当天没有战机飞行。多国军队已阻止利比亚政府军进攻反政府武装控制的班加西。
马伦表示,针对利比亚发动的“奥德赛黎明”行动有明确、限定的目标,并非要在利比亚实现“政权更迭”。
战况
反政府武装集结坦克反攻
政府军开始撤离班加西,反政府武装逼近东部关键城市
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以后,利比亚政府军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受到法国空军战斗机的打击,至少有4辆坦克已被完全摧毁,班加西周边利比亚政府军的坦克部队与装甲部队已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同时,反政府武装大规模集结坦克,发起了反攻。
20日,班加西周边的政府军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撤离,反政府武装开始大规模集结坦克部队,向政府军退去的方向发起了反攻。
反政府武装开始向东挺进。有目击者看见,反政府武装人员乘坐数辆大型武装运输卡车,前往利比亚东部的战略要地艾季达比耶。
艾季达比耶是利比亚的“东大门”。据报道,在连接班加西和艾季达比耶的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被烧毁的车辆,有些车辆还在不断发生爆炸。
背景
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划定特殊空域,限制冲突各方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目的是保护平民和平民密集区免遭空中军事力量打击。同时,第1973号决议明确,外国军队地面进入利比亚“不合法”。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预期效果,是致瘫政府军的所有空中打击力量,但不包括承担人道使命的飞机升空飞行。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出现“动用一切必要手段”字样,使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得以着手空中打击。只要认为目标可能对平民构成威胁,似乎就可着手空袭。
联军与利比亚军事实力对比
国家 军事装备
利比亚 5万地面部队,空军1800人,海军8000人,数十架战机,约200枚老式地对空导弹
美国 1艘两栖攻击舰、3艘核潜艇、1艘驱逐舰、“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及数架B-2轰炸机
法国 20架“阵风”和幻影-2000战斗机、“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英国 数架“狂风”战斗机、1艘核潜艇、2艘护卫舰及数名特种部队士兵
意大利 为协助法英美等国的军事行动,已开放7个空军基地,大部分在西西里岛附近
西班牙 4架F-18战斗机、一架波音707加油机、一艘潜艇、一艘驱逐舰和一架侦察机
比利时 6架F-16战斗机
丹麦 6架F-16战斗机
挪威 6架F-16战斗机、1架P-3C海上巡逻机
希腊 4架F-16战斗机、1架预警机
阿联酋 24架F-16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
卡塔尔 4至6架幻影-2000战斗机
A04-A05版 综合新华社 央视报道
(本文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