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33 个

fkk01 LV9

发表于 20-7-2012 1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午和本地同事吃饭的时候讨论了一下,发现没啥人认为口音和思想观念不一样有什么问题,大家的共识就是遵纪守法和同事邻居和睦相处就是最大的融入。那么网上面那些排外的言论都是哪里来的呢?莫非是躲在网络后面反正不用负什么责任,想怎么喷就怎么喷?当面却不敢这样说?

大刚需 LV16

发表于 20-7-2012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fkk01 发表于 20-7-2012 13:22
中午和本地同事吃饭的时候讨论了一下,发现没啥人认为口音和思想观念不一样有什么问题,大家的共识就是遵纪 ...

大部分不都是学历越高或者收入越高越讲礼么。
所以墨镜嫂接触的人素质不差。

ziva123 LV10

发表于 20-7-2012 1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fkk01 发表于 20-7-2012 13:18
说的有道理,这就是强势文化的影响力。因为美国国力强大制度先进,所以连带着口音也有人竞相模仿。
...

其实眼镜嫂,说句你不爱听的,你本人才真的是有“无条件膜拜”的倾向,只不过对象不是新加坡,而是美国这样的国家罢了。

yidong_2004 LV8

发表于 20-7-2012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历高,素质不一定高的.戴墨镜的,其它不敢说.
有点可以肯定.她是子弹都飞不进她身体的. 她的装备,眼镜,在暗黑3里面,是暗金色的防具.价值很高.

ziva123 LV10

发表于 20-7-2012 1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看样子是玩暗黑有点走火入魔了,哈哈,不过你说的我同意。

点评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7-2012 11:26

fkk01 LV9

发表于 20-7-2012 1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刚需 发表于 20-7-2012 13:30
大部分不都是学历越高或者收入越高越讲礼么。
所以墨镜嫂接触的人素质不差。

仓廪实而知礼节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要从人性来考虑。如果一个本地土著因为外来人口受到了负面的影响,那排外情绪的产生就是很正常的。如果有积极地影响,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外。

例如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是经理招了一些中国移民,这些人踏实肯干,企业蒸蒸日上,那么老板和经理属于得益者,就没有理由排外。类似的还有餐馆老板等等。

如果土著本身竞争力不强,再来一些外来移民竞争,导致失去好的工作机会,同时因为外来移民推高了物价,等于是没有享受到好处反而承担了不利的后果,这种情况下当然越想越气。

liqiuping LV6

发表于 20-7-2012 13: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妈呀,融入是可以融入,就是太恶心了,这边人都烂成这样了,反而让我们融入他们,同流合污阿。应该是他们改改想法才对吧。斤斤计较的要命

点评

恶心你还呆着干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3-7-2012 13:36
那你还抢着换公民,为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7-2012 11:27

ziva123 LV10

发表于 20-7-2012 13: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fkk01 发表于 20-7-2012 13:44
仓廪实而知礼节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要从人性来考虑。如果一个本地土著因为外来人口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

眼镜嫂,请不要再使用“土著”这个词来形容当地人,如果我是新加坡人,我看到你用这个词来形容,恐怕也会气不顺的。

王二宝 LV5

发表于 20-7-2012 1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刚需 发表于 20-7-2012 13:30
大部分不都是学历越高或者收入越高越讲礼么。
所以墨镜嫂接触的人素质不差。

这个我不赞同,不能以学历论素质。。。
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环境影响,这三个组合才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高低程度。。。
不赞同学历越高越有素质的实例倒是有一个:
姐妹结婚,男方是Master,来的客人朋友多数是NTU的Master的同学或者后来进修到PHD的,女方的朋友多数是本科的,然后,笑料就出现了,结婚当天的红包,女方朋友最低60新,关系比较好的200也是有的,还帮忙招呼客人等。男方的客人大多数包30,最多的是俩人一起包了100多点,最好笑的一对PHD夫妻,一分钱没带,临走还打包,别以为是新郎比较抠门才这样,新郎是个大手笔惯了的人,这对夫妻结婚,新郎送了400新啊,就是因为俩人都是新郎同学,算是包了两份。我们不是以钱论人品,但,人际交往礼仪应该也算个人素质的一种,如此的高学历或者收入越高越讲礼,难道不就是同某些人眼里,阿毛(老外)就是有钱人就是有素质的人一样,都是令我们嗤之以鼻的“崇洋媚外”的分支吗?

点评

版版说的有道理。例子中的绝对不属于我说的‘大部分’。而且我认为,大学,master, phd之类,属于一个教育程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7-2012 14:03

qguan LV15

发表于 20-7-2012 13: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美国总统来个演讲,呼吁美籍华人多融入美国社会,鼓励中国人和新移民尝试适应和了解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会有人那么多意见吗?

可惜遗憾的是,即使很多华人想融入,他还真不行,进不去,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难啊。

新加坡还是相对来说容易的,因为是华人为主的社会,有差异,但要小多了,如果真的用想融入美国社会的精神来融入新加坡社会,我觉得对华人来说太容易了,不是能不能融入的问题,而是他想不想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