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挑起笔战,只为科普。
摘录一:
马偕医院妇产科黄建霈医生指出,用米酒煮水饮用,实在意义不大。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开着盖子煮米酒,酒精和水都会陆续蒸发,不论剩下来的水还含有多少酒精浓度,都是资源的浪费,没有必要。
黄医生说:“产妇的饮食,首重均衡。只要肾脏没有特殊疾病,怀孕期的水肿本来就会在产后慢慢消退,饮水并不会造成身体的水肿。而且,产妇的饮食当中,水分摄取尤其重要。不喝水,除了会造成代谢与排便的困难之外,也会影响哺乳。因为奶水需要充分的水分与蛋白质。”至于米酒炖煮的补品,黄医生说,应该适量就好,因为米酒煮的食物虽香,可以提振食欲,但同时含有很高的热量,就好像喝啤酒会胖一样,米酒补品吃多了,也容易使产妇难以恢复身材。黄医生笑着说:“古时候大家穷,平常吃得不好,所以要在生产完后补充热量,现在大可不必了。”另外,黄医生还提醒产妇注意,酒精会影响子宫肌肉收缩、恢复,所以产妇其实不宜饮酒。
黄医生建议,产妇坐月子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让子宫、心脏等怀孕时变化的器官尽快恢复。另外,就是均衡的饮食:水分、蔬果、蛋白质摄取充足,还要有适当的产后运动。黄医师说,少量酒精虽然影响不大,但一旦摄取过多,也会导致肝脏负担。如果产妇哺乳,酒精也可能进入乳汁,让宝宝嗜睡。
台大医院妇产部兼任主治医生梁恒彰医生则在报纸上为文指出,原本红标米酒是农作物再利用的产品,在众多饮用酒中,只比药用酒精好一点。由于其中混杂有许多有机成分,是苦涩的来源,过量饮用,会比饮用一般酒更容易宿醉头痛,俗称“摇头仔”,体力劳动者会借这种米酒来缓解疲劳,一般人除非不得已,是不会大量饮用的。另一方面,米酒煮沸蒸发后,其中的“摇头”成分反而会浓缩,产妇大量食用之后,很可能会不知不觉发生副作用;同时,经由哺乳的过程,酒精与其他药理成分也可能残留,从而影响到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产妇不可不慎。
梁医生在文章中指出,酒精会对产妇身心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抑制乳汁分泌,减少乳汁产量。而新生儿[关键词屏蔽]含酒精的母乳,则会减低食欲。酒精不但会干扰新生儿的睡眠作息,也会影响脑神经的发育。含酒精的母乳,则会减少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疾病的机会,同时让新生儿的肝脏增加负担。因此,在哺乳期间,梁医生建议,各位婆婆、妈妈照顾产妇坐月子时,除了注意一般的用药安全之外,或许也应该尽量避免产妇吃入具有药理或调理作用的补品或食物,以免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台北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陈惠政说,民间喜欢用米酒作为食补的材料,主要是因为产妇生产后身体较虚,而酒类有温补的作用,因此习惯以酒炖补;至于喜欢用米酒,纯粹是习惯口味的问题。“高粱酒也可以入菜,一样的效果”。至于米酒温补的适当用量,陈医生说:“一点点就可以了。如果要喂母乳的话,甚至可以不用!”陈医生说,从来没有中医师说产妇不能洗澡。只是因为古代卫生条件较差,不洁的水可能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再加上从前生活用品缺乏,所以才会有产妇不宜洗澡的说法。现代的妇女早就无须这样做。至于以米酒洗澡、煮水,陈惠政医生也认为是无稽之谈。“产妇一定要喝水,不喝水会出问题的!民间流传的坐月子方法的作者,并非中医师,在中医的范围里,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尤其是拿酒洗澡,有导致体温过低的危险,现在连发烧都已经不建议用酒精拭浴啦!喝米酒水更是没必要。”
摘文出处: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ss/2011-05-26/1722286935.shtml
摘录二:
摘文出处:http://drtsao.pixnet.net/blog/post/8993229-%E2%96%A0-%E5%9D%90%E6%9C%88%E5%AD%90%E7%A6%81%E5%BF%8C%E5%A4%A7%E8%A7%A3%E6%9E%90
摘录三:
众所周知,米酒是由稻米经发酵后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水、酒精、糖类及氨基酸等。米酒的主要成分为水,此处先不提流言中不能喝水却能喝米酒的道理何在,且说米酒中所含的酒精。我们知道,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毒性物质。服用乙醇30-60分钟后即能在血液中检出。酒精可通过被动弥散的方式进入乳汁,含酒精的乳汁会对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影响。在当前独生子女的政策下,几乎每个家庭在孕期都对那些危害胎儿和孕妇的潜在因素避之唯恐不及,怎么反倒在哺乳期放纵母婴摄入酒精呢?同理,用米酒洗澡也不可靠,因为酒精也可经皮肤吸收入血。
但是流言似乎对此早有防备:饮用米酒要先用大火煮沸15分钟。好吧这算是一个好办法,在100度的炙烤下,大部分酒精早已先于水分蒸发掉了。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是以糖水为主的液体混合物。我国部分地区民间有坐月子吃红糖煮鸡蛋的习俗,这与煮沸后的米酒真是不谋而合,不过在我看来,前者还要更有营养些。处心积虑熬制了这么久,花费不菲去买了米酒,忍着口渴不饮水,大费周章兜了一个圈子回来喝进去的竟还是水,且营养成分还不一定比得上红糖煮鸡蛋,折腾乎?烧包乎?
摘文出处:http://www.guokr.com/article/22385/
更多文章:
http://ys.cnhubei.com/jibing/yuezi/20111220_2851.html
http://www.093.com.tw/093_03_03_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