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4 个

nvm LV15

发表于 23-7-2013 16: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林 发表于 23-7-2013 15:33
说句得罪人的话,这么轻易就回的,事实上就没有想在新加坡长久待下去吧。。。。ica现在也玩精了阿。。 ...

我倒觉得话不是这么说。

不会有哪个国家是值得一个有移民倾向的人死心塌地不计一切成本去追求的。

因为拿不到而离开,和拿到以后离开,是两回事情。
记得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雄心壮志要去更好的地方。
住久了,习惯新加坡了,也就懒得折腾了。

即便是换成了SC,机缘巧合也是可以拍屁股走人的。我就认识不少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想尽办法去美国的。

杯酒传神 LV7

发表于 23-7-2013 16: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2呆了3年的情况下申请比较有希望.

你的CASE就是时间问题. 如果家人不常呆建议自己先申请.

hellogary LV4

发表于 23-7-2013 16: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条件还悲剧? 靠。不过没耽误你时间还算好。2年多也OK 了啊,你做哪一行的呢? 学历呢?

nvm LV15

发表于 23-7-2013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林 发表于 23-7-2013 16:40
尤其现在很多中国国有大公司外派的,其实都只是在新加坡工作一段时间,随时可能回国,老婆孩子一般也不会带 ...

恩,我觉得在新年限是一个检验申请人有多想呆在新加坡的标准。
一来可以看成检验是否愿意长期留在这边的打算。
二来也是给外国人一个思考的时间:新加坡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不过,这玩意也要分。一个20岁跑过来和30岁跑过来的人,其“等”的机会成本完全不一样。
30岁左右的人,要论贡献时间其实也很长(60多才退休呢),而且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工作经验,不是20岁毛头小伙/小姑娘可比。
而他们成家立业的需求肯定比20岁的迫切。

新加坡要维持华人的比例,必然是要考虑中国来的移民,中国人愿意移民新加坡的也不少。这属于两厢情愿的事情。而中国人传统上看重的东西,如房产,子女教育,在新加坡都是严重的差别对待。所以“急”也不是说完全没道理的。

当然这些人也存在思想定型可塑性较低融入社会较难的问题。

chhsuk168 LV5

发表于 23-7-2013 22: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條件相近! Go! Go!
(Reject *2 times)

条件:2010年06月来新,
           1) 37岁 Phd (EP P2 BASIC: 6.7K), My wife(SP: 2500),  Kid*2: US Citizen (小三+ 明年 小一)
         2) 已買房
加油!
        

sfxu LV4

发表于 23-7-2013 2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chhsuk168 发表于 23-7-2013 22:59
條件相近! Go! Go!
(Reject *2 times)

Wow, 你这样就被Reject两次啊。。。

我觉得我还是开始启动我的plan B 算了。。

晓林 LV5

发表于 24-7-2013 0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chhsuk168 的条件很好,被拒是有原因的,他有美国生活经历,还有两个美国孩子,ica不认为他会在新加坡长期生活下去。
2。上面说的对,现在中国很多很多人想移民新加坡,但新加坡不可能全部接收,只会不断提高入围的标准,中国的移民不能替代从其他国家的移民人数,否则新加坡未来将付出不能承受的政治和其他后果。。。。

cyzjh LV6

发表于 24-7-2013 0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hsuk168 发表于 23-7-2013 22:59
條件相近! Go! Go!
(Reject *2 times)

我的条件被相近了
加油加油

B747800 LV3

发表于 24-7-2013 10: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ICA 什么都知道的,他们有很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你什么时候拿得PR,拿了PR以后出入境记录,出境时间多久,几个人一起出去的,频率怎样。
到一定时候会打印报告,自动触发一些事件供他们分析,再结合现在社会需求,就能制定出相应政策了。

不止是申请PR,EP SP也是一样的,MOM也知道很多人假报薪水申请EP,薪水很高,和公司实际需求不符合,他们也会查,即使查不到,也会引起他们注意。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申请一天下来,有人被查一个月的原因。

而且MOM ICA 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很流畅,一个地方变动,几个部门的系统状态就直接发生变化了。

总之说到底,新加坡政府的一群人比我们想的要聪明的多,他们有社会的大数据分析,加上多年积累的数据和实际例子,判断也比我们准确的多。

点评

证据? 我之前公司做sg国防部的大数据分析, 完全是做出来摆样子的....所以不觉得这边gov有那么高科技,当然基本的信息共享还是有的,查查你税单什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4-7-2013 14:14

B747800 LV3

发表于 24-7-2013 17: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不见得多么先进,到工业界应用的技术,都已经是实验室很完善的了,出现都很多年了,所以技术层面上谈不上先进。 但是新加坡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完善的.总之他们对社会上每个人的动态的监控做的很详细。
而且我们能想到的东西,政府也一定想得到,不然就没法管理这个社会了,稍有以前没有发现的漏洞,很快就会被堵住,不然新加坡政策不会这么多变。
而且你做的国防部的项目,你觉得是摆样子的,说不定是你没理解他们用来做什么。具体是事情不敢讲,但是我对新加坡社会的理解,尤其政府部门的项目,如果只是做样子的,这个社会效率不会那么高。我也做过一些政府的项目MOM,HDB,在我看来也是做样子的,尤其技术层面上是。但是实际用到了以后感觉还是有用的只是考虑问题角度不一样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