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是推广华文的利器

2014-06-05 · 1168 阅读




我是搞文字出身,但是,在海外推广华文时,就发现,以效果论,文字真的不如图片,更不如影片。
当然,文字有文字的好处,但是推广华文,是要把华文介绍给那些不太懂华文的人,文字只会让他们头皮发麻。所以,那些华文的电视电影漫画,就成了他们最容易消化的华文产品。他们能看能听,但不太能读更不能写──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其实,我想做视频想很久了。这原因要追溯到我来自一个讲座发达的地方:台湾。
众所周知,台湾有诚品书店,诚品书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讲堂」,就叫诚品讲堂。很久以前就开始做了,起码有十年了吧,它非常的成功,就像一个「社会大学」一样,很多名人或者达人轮番上去讲,有时不只是讲,还有美食课、工艺课、声乐课,当然,看看影片什么的更是少不了。而且经常课课爆满,座无虚席。是的,台湾就是这样一个有人文味的地方。
演变到现在,台湾已经是处处有讲座,还有其他有名的如富邦讲堂、雄狮讲堂、信义讲堂……等等,各有各的拥趸,各自精彩。
新加坡是「文化沙漠」,很少这样的讲堂(最近开始有「无界限讲堂」,但还不成熟)。所以我就想把台湾的讲堂文化带进来。由于是用嘴讲,不是文字,因此这个接受度应该会比较高。而且现在网络发达,我也不必真的把台湾名人达人都弄过来,他们只要用视频,就能作讲座。同样也能互动,费用也很低,常常办也不至于会有问题。更好的是,讲座之后剪辑配字幕,就可以放在网络上传播,这样的效果将会非常宏大。
事实上,在海峡的另一端,中国大陆,已经非常流行「视频公开课」。大陆的各大视频网站,如优酷、网易云阅读、PPS等,都设有「公开课」的专项。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视频讲座网站「优米网」,是给大专生、职场白领及创业者上各种实用课的地方。我非常看好这个网站。只是,很纳闷的是,他们趋之若鹜的课,都是实用性质的,没有人文课。
反观台湾,虽有很多讲座,我却同样纳闷的是,没有人想到用视频来做。(因为没有钱做?或者他们觉得反正人都在小小的台湾,能见到面何必要用视频?)
两边都不做的,那我们就在新加坡做吧!
我认识台湾和大陆两边的各种文化领域人才。找人讲座不是问题。新加坡的网络技术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推广。要知道,「诚品讲堂」当年做起来,也是靠的各种创意的人文的包装。幕后推手之一就是现在的文案天后李欣频。
我说,我们在新加坡做,并不是只限于新加坡本地的市场。讲座发生时,是在新加坡没错,但是之后的传播,是放在网上,那就是全世界的事。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做华文推广,不要只看新加坡一地,而是看全世界华人世界。
再来说到营利问题。在新加坡本地作视频讲座时,可以收费营利。此其一。当这个讲座做得愈来愈好,本身成为一个品牌时,它就能营各种利。例如,出书出杂志,可以是电子杂志(看完视频,难免也想看看文字版,如此吸收得更好)。也可以配合一些企业或活动作营销,例如它也可以举办「万圣节恐怖片讲座」,恐怖片要另外收费等等。它甚至也可以捧出一些素人达人,这些达人可以去做广告代言,这也是营利。
最后我要说的是………………………如果金主看到了这篇文章,或者你有认识的金主对这个可能有兴趣,请不要犹疑了,赶快连络我吧。
推广华文,还能让你赚钱做「儒商」,何乐而不为呢?


------------------------------------------------
伟总编是谁?
王道伟,笔名到尾,现为新加坡SPRING出版集团《高峰》暨《PRIME》联合总编辑。
1976年生于台湾,辅大中文系毕业。曾任台湾《FHM男人帮》主编,后任《男人装》资深编辑,其间和「国台办」合作,在大陆逐步「推广台湾文化」,博客点阅率一天曾高达38万人次,另出版《遇见台湾》及《台湾的台》二书。现矢志于海外推广华文,让全世界见证华文的强悍软实力!

「横跨大陆台湾星国,兼治杂志出版网路」的资深华文传媒人王道伟与你分享:如何用你最擅长的华文来赚钱?




版块:
狮城水库
分类: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