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登录/注册
发贴/Post
忘记密码
房间出租
主人房出租
普通房出租
隔间/佣人房
床位搭房
短期日租
宿舍与寄宿
房产信息
房屋买卖
整套出租
商业地产
狮城服务
搬家服务
冷气维修
物流代购
新加坡旅行社
分类广告
空运海运
票券转让
移民经商
美食街
机票旅游
母婴市场
爱心宠物
服装配饰
鞋帽箱包
美容美发
健康产品
新加坡劳务
求职招聘
家政服务
家具家俬
家用电器
居家日用
摄影器材
电脑电子
手机与平板
体育世界
设计与印刷
车辆交易
留学广告
书籍与教材
家教补习
谈婚论嫁
热门话题
今日狮城
兴趣群
狮城水库
狮城曝光
狮城圈
征婚交友
亲亲宝贝
狮城旅游
投资理财
婚姻家庭
法律互助
车行天下
新加坡留学
狮城留学
AEIS与入学
O/A 水准
雅思/托福
子女教育
兼读与培训
新加坡移民
公民/PR申请交流
SP/EP/就业准证交流
站务论坛
投诉与站务
新加坡狮城论坛
论坛
今日狮城
【新加坡圈】‘打造新加坡的工具’,看老一辈新加坡如何 ...
发贴/Post
新加坡圈
LV7
2015-06-12
阅读 1925
【新加坡圈】‘打造新加坡的工具’,看老一辈新加坡如何手工打造新加坡!
新加坡圈
LV7
2015-06-12
· 1925 阅读
今日狮城
1925 人阅读
|
0 人回复
新加坡圈
新加坡圈
当前离线
积分
52322
IP卡
狗仔卡
正在国家设计中心举行的展览“打造
新加坡
的工具”,展出1940到60年代20种行业的300多件工具。策展人黄锦基借此展览向建国一代致敬。在他眼里,正是平凡的建国一代如“红头巾”建筑女工、苦力、咖啡店头手、裁缝、理发匠、金匠、鞋匠、修车匠、电器工、街头小贩、风水师、家庭主妇等,靠手里的工具艰辛打造出新加坡今日的繁荣。
展览“打造新加坡的工具”(The Tools that Built Singapore)的策展人,也是收藏家黄锦基(Winston Wong)站在“咖啡店操作者”展品面前,向记者叙述重构1950到60年代典型咖啡店的记忆:
华人经营的传统咖啡店墙上挂赛马日历,头手冲泡咖啡的热水壶、咖啡袋过滤器等工具镀以黄铜,不会生锈。黄铜用具在本地手工打造,后为不锈钢器皿取代。别看头手周遭乱糟糟,其实工具排列乱中有序,一切触手可及,善于利用空间。
一般头手得先当学徒,才学会泡咖啡、烘烤面包,不像今天年轻人开设咖啡座,不懂基本功,一切靠机器。
以前小小咖啡店支撑面包、鸡蛋、咖啡豆烘焙等业者,也是民间聚会交流的场所。当时人穷,买香烟是一根根买,而非一盒,香烟罐是“证据”。
[attach]
[/attach]
图片为当年的小小咖啡店用品。
不应视父辈工具为垃圾
这些用具从结业咖啡店或古董店搜来。68岁的黄锦基说:“咖啡店经营者对日常用的工具有感情,若你能欣赏它们,加以收藏,他们愿意卖给你。我希望借此展览告诉年轻一代:尊重父辈从事的行业,他们天天用的工具,不要视为垃圾。”
[attach]
[/attach]
图片为策展人黄锦基通过展览,向靠双手和手中的工具为建国奉献的一代人致敬。
退休前,黄锦基的工作常与工具为伍,他是任职于内政部的公务员,是资深拆弹专家,也参与设立海军潜水部门。他从中学起收藏各类工具与古董50年,光是工具藏品就达千件。与海军相关藏品(如指南针、船舱窗口、潜水头盔)也有不少。
他说,这次限于展览场地,大件工具无法展出,一些行业(如公务员、教师)的办公现场无法模拟展示。他与女儿2011年起经营一家古着店By My Old School,售卖出租古着古董。
黄锦基回想在船厂当发动机钳工的父亲工作辛苦,满身灰尘肮脏油腻,有时碰上船舶大修,赶工三四天不回家,童年的他只好玩一玩爸爸带回的工具。
“这么流汗的工作,薪水不过几百元,却能养活一家人。由此联想建国一代用一双手与工具打造了今天的新加坡。这些工具往往是使用者自己设计,造型构图非常美丽,而且它们可以终生使用,主要为木质或黄铜制成,今天仍然耐用。”
有故事说的年长一辈
1930到1970年代,建筑工地“红头巾”女工的生活,浓缩呈现在一柜的用具里。她们在牛车水一带租房位,由没遮盖的罗厘接送上下班,搬砖头、叠砖头、铺石灰,什么都做,非常强悍。
她们的“家伙”有铜管刀、凿子、砌砖整平器,还有家里带来的铝食罐与金属水罐,内有简单的三餐。黄锦基忆述:红头巾性情乐观,下班后爱围聚交谈,是她们参与建造今天的新加坡。
[attach]
[/attach]
图片为早年的家庭主妇用蒸气熨斗烫衣的用具。
当年新加坡河畔,大船上下载的大量货物靠舢舨船运至河岸,由苦力扛上下岸。没有机械,苦力靠一己力量,只用一些简单手作用具(如吊钩、钢铣刀)来干活。苦力退休就卖掉秤货物重量的吊钩,黄锦基在1962年以15元在牛车水旧货店购得。
他中学时常路过新加坡河畔,观察到苦力没什么笑容,大概生活很苦,说“那个年代的人没受什么教育,工作没得选,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国家经济,我们应该尊敬他们。今年新加坡庆祝建国50周年,有故事说的,不是年轻人,而是年长一辈。我们要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每次见到牛车水老人家无所事事抬头望天,为什么他们不能带下一代参观展览,传授当年工作技艺和经验?”
[attach]
[/attach]
图片为当年新加坡老一辈用的测量工具。
今日社会遗忘了手工艺精神
当年的电插头等是最新科技,若没有这些,就不会有今天的iPhone,这是科技自然的演变,并不代表当时人不聪明。
黄锦基说,当时电力的使用存在风险,一不小心会要了命。他回想电力供应到了甘榜,可说是一件大事。没有电灯街灯的甘榜黑漆漆,犬吠声起伏,少了社交生活。一旦发生水灾,非常危险。
黄锦基对木匠身边的“家伙”最为佩服,这些手作工具富艺术美感,也非常精准,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比如木钻,唯有如此了解木材,才能出现这样的工具。若下一代学会这门手艺,就能修补经久耐用的木质家具,不会轻易以塑料家具取代。
木匠师傅一般来自上海或福建,得采师徒制学得一身本领。同样,从前在金店一隅高温环境里埋头苦作的打金师傅,精湛手艺也在默默消失中。
他说:“今天社会只讲时尚潮流,徒然遗忘手工艺精神。”
[attach]
[/attach]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
这个获得SG50庆祝基金与DesignSingapore支持的展览,展出1940到1960年代20个行业300多件工具,涵盖裁缝、理发匠、鞋匠、渔夫等职业。家庭主妇也在行列,在洗衣机、吸尘机、婴儿车还没发明的年代,妈妈如何用各种家庭工具清理、煮饭、带小孩?
[attach]
[/attach]
有趣的展品包括:中医师为女病人看诊少不了的女体模型,方便女病人指出生病部位以免尴尬,是当年英国人很体恤的道具;流动小贩用来敲出声音招徕生意的竹板。
策展人现场提供10种工具,让学生志工与小朋友互动游戏,想象一下补渔网的木器、割胶刀、手工面条挤出器、协助船只平衡的测斜器(Clinometer)等工具的用途与原创性。
[attach]
[/attach]
瑞典、德国的学校会从小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靠手学习,而不仅靠课本。黄锦基希望本地小孩也能这样。
从小在花拉公园长大的黄锦基,习惯多元种族相处,印度人的裁缝、理发店,华人的杂货店,马来人的糕点小贩,司空见惯,才能凭借记忆通过素描重现当时各行业的工作现场。
他依稀记得单身干妈从波东巴西挑担徒步到劳明达街售卖食物与用品的身影,会场就展示了一组制作本地糕点小吃(如蛋卷、咖喱卜)的模型工具。
黄锦基说:“与工具打交道,能养成物品循环再用习惯,将工具起死为生,很有成就感。退休后有点收藏嗜好,过得较有意义。前辈用这些工具养活一家,我们无论如何得尊重它们。”
福利
:‘打造新加坡的工具’展览,
入场免费
!!!感受新加坡历史的不错途径,小伙伴们快快去参观哟~
日期:即日起至7月15日,上午9时至晚上9时
地点:国家设计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2楼,“新加坡设计50年展览”隔壁,111 Middle Road
日期:7月20日至30日,上午11时至晚上9时
地点:牛车水图书馆(Library@Chinatown)
日期:8月3日至12日,上午11时至晚上9时
地点:实龙岗公共图书馆
日期:9月1日至10日,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地点:红山公共图书馆
日期:11月21日至29日,
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
面簿:
www.facebook.com/TheToolsThatBuiltSingapore
,
展览入场免费
——————————————————————————————————————————————————————
微信公众平台
xinjiapoquan(新加坡圈)
新加坡圈个人帐号 xinjiapoquan001(与我分享)
[attach]
[/attach]
版块:
今日狮城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新加坡华人
新加坡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佛教法音
手机与平板
狮城旅游
新手请教
狮城水库
体育世界
普通房出租
狮城圈
新加坡劳务
鞋帽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