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圈3】新加坡食物银行一元售卖即将过期食品,吃货快去扒吧
今日狮城
460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12-4-2016 17:05 编辑
即将过期说明还未过期,对于吃货,只要距过期还差5分钟就能搞定。
所以说,新加坡吃货们的福音来了!!!新加坡食物银行本月推出“The Food Pantry”(意为食品储藏室)计划,让那些仍能消费的食品以区区一元的价格出售,不让它们沦为垃圾,任何人都能前去购买,同时提倡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食物银行”不算新词,但很多刚到新加坡的公众还是不很清楚滴,小编在国内的时候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机构,所以简单介绍一下:食物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起因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浪费与饥饿是个并存的现象。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各超市中那些即将过期、但又卖不出去的食品就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进行处理和销毁;大量剩余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同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欧盟国家历史上就出现过因农产品大量过剩,无法处理,而不得不将成吨的牛奶与黄油倒入大海的情况。
与此相对照的是,由于种种社会问题与分配不公,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黄油的穷人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所谓的“食品银行”即食物银行。因为在他们看来,与其将这些剩余食品白白扔掉或是耗费资金处理掉,不如将它们收集起来,免费发放给那些忍饥挨饿的街头穷人。这样既减少了浪费,又帮助了穷人。
新加坡食物银行(Food Bank Singapore)于2012年创立,向来通过与食品厂、餐饮业者等合作,收集多余食品,再将它们转送给志愿福利组织,避免食物过期后得丢弃而制造垃圾。不过,志愿组织大多都不接受保存期少过两个月的食品,剩下的食品好多只能囤积在货仓,迟迟未能重新分配出去,最终难逃被丢弃的命运。食物银行去年收集并获重新分配的食品多达15万7400公斤。每月遭丢弃的食品占该非营利组织收集的捐赠食品约一成。
为此,今年一元售卖计划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有130多家志愿福利组织及家庭服务中心从食物银行的公益行动受惠。创办人黄玮婷表示,一些志愿组织得遵守一套标准作业程序,另一些则需时间进行食品分配工作,因此必须规定食品的保存期限。
在新计划下,罐头食品、饼干和饮料等产品将供顾客选购。由于食品来源取决于捐赠者,新计划售卖的产品类别并非固定。为避免有人故意选购较贵的品牌,多数食品会重新包装,在食物银行的标签下出售。(吃货要想吃好美味的便宜货,就要提前准备,以前小编在国内的时候,一些退休老人经常清晨在各大超市、便利店排队买每天的特价菜,好东东是有数滴,所以还是要提前着手。)
新计划不是为了筹款或赚钱,而是提供另一个减少食物浪费的平台,并鼓励人们改变消费习惯。计划所得的收益将用于支付人力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如电费和租金。这项计划的推出不代表它不再免费发放食物给弱势群体,他们甚至打算在该计划的基础上推出紧急粮食配给计划。当有人急需食品时,食物银行可以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同时,食物银行的工作人员还会选出适合的捐赠给鱼类养殖场和动物收容所。
食物银行的初衷和使命,主要是要提高公众不浪费食物的意识,食品即使快过期,还是可以食用的。例如,那些打算在近期办派对的朋友,可考虑购买即将过期的罐头金枪鱼制作三明治,没必要买保存期限还长的罐头食品。如果更多食品在接近保存期限时能消耗掉,就会减少浪费,外观不理想的水果和蔬菜也是如此。基于此,食物银行也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售卖新鲜蔬果。
小编最后总不会忘记友情提示:办好事,就要把好事办好。
“The Food Pantry”设在沈氏道100A号,本月25日起正式开张,营运时间为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该处也开放给公众捐赠食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