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圈1】喜欢陶器瓷器的朋友们,大福利呦!

2016-05-10 · 2478 阅读
item_2.thumbnail.carousel-img.740.416.jpg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增添新展馆,从即日起,公众可以到该博物馆的郭芳枫侧厅三楼,参观新设的“陶情瓷韵——中国陶瓷艺术与技术”展览。
“陶情瓷韵”展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汉唐墓葬品和宋元明清时期的宫廷瓷器;第二部分以单色釉瓷和德化白瓷为主。展馆总面积是333平方米,展出的瓷器总数超过300件。
item_1.thumbnail.carousel-img.740.416.jpg

郭芳枫侧厅侧重福建文物

“陶情瓷韵”展馆正式对外开放,意味着亚洲文明博物馆增建的郭芳枫侧厅已完成第二阶段工程。这个占地900平方米的三层楼侧厅,以丰隆集团创办人郭芳枫命名,展品侧重来自福建的文物。

就以“陶情瓷韵”展馆来说,其最大特点是展示产自福建的德化白瓷。丰隆基金创办人郭令明就指出,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德化瓷器收藏,可说是世界上最好和最全面的收藏之一。

从16世纪开始,人们就以法文“Blanc de Chine(中国白瓷)”来称德化白瓷。几百年来,德化白瓷所到之处受到皇室般的尊崇。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馆长张亚伦指出,新馆在展示德化瓷器时,大量采用从窗户和屋顶射进来的自然光,这是因为自然光最能突出这些白瓷的形态美。

该馆的德化瓷收藏中,包括一尊17世纪文昌帝君坐像,这件由弗兰克和柏米乐·希莉(Frank and Pamela Hickley)捐出的瓷器有何朝宗印章。何朝宗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的福建陶瓷家,也是制作德化瓷的代表人物。

另一珍贵德化瓷作品是17或18世纪,有“凤鸣”落款的洞箫。洞箫一般用竹制成,而用德化瓷制成的洞箫,一百把之中,只有一两把具有所需的音准,特别难能可贵。

为了丰富馆藏,亚洲文明博物馆还在2014年参与一项国际拍卖会的竞标,成功标下一对18世纪的“戏曲盒”,其中一幕是取自《三国演义》的“凤仪亭”,另一台戏则是“玉簪记”。
20151114-acm-131.jpg


20150928-acm-110.jpg

展出汉代陶俑及唐三彩

张亚伦说,陶瓷是中国最杰出的工艺之一,更是亚洲文明中的一个高峰。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刚好有一批很不错的瓷器收藏,而新建的郭芳枫侧厅则提供更多展示空间,他们因此决定设立“陶情瓷韵”这一新展馆。
images.jpg


Unknown.jpg


除了德化白瓷,“陶情瓷韵”展馆也展出汉代墓砖、陶俑、谷仓罐,唐代的三彩,包括骆驼、马、镇墓兽等。汉唐墓葬品之外,还能观赏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宫廷瓷器,包括青花瓷,粉彩瓷等。

单色釉瓷方面,很值得一看的有著名珠宝设计师陈智安(Edmond Chin)所借出的宋代名瓷,包括官窑、钧窑、定窑、哥窑瓷器。


234628u3a2hviy5tzy46t3.jpg
版块:
今日狮城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