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茗每月出4000余元租排屋当“庇护所”。
好心包店老板娘,每月出4000余元新币(约1万2000令吉)租排屋当“庇护所”,为单亲妈妈、前囚犯和残疾人士打造一个“家“52岁的陈春茗在20岁时结婚,目前育有28岁、26岁和19岁的2儿1女。丈夫在新婚不久因车祸过世,让陈春茗突然变成单亲妈妈。
来自马来西亚芙蓉的陈春茗在2004年陪女儿来 新加坡读书时,发现一家常光顾的咖啡店包点摊位的学徒厨艺不错,因此租下档口让学徒管理,开始包点生意。 2006年生意渐上轨道,陈春茗发现身边有无业人士时,就提供工作甚至“收留”他们。
“我自己是单亲妈妈,知道其中的苦,所以才想到要帮助别人,希望我暂时的帮忙,让他们能渡过难关。”
陈春茗透露,员工在工作一年多后,如果对方有能力,就会批发包点让他们独立售卖。
住在汤申路上段排屋的陈春茗,目前屋内住了9人,除了自己与3名孩子,还收留了4名孩子与一名单亲妈妈。
陈春茗说,数年来有超过60人住入她的“庇护所”,而她希望给入住者一个“家”。
“很多人进进出出,我都希望他们离开后能独立,改变自己后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陈春茗(左3)与孩子和领养的孩子一起庆祝母亲节。
陈春茗以包点生意的盈利,缴付每月高达4000余元新币排屋的租金、水电费和伙食费等。
谈及帮助的“家人”时,陈春茗泪眼盈眶,表示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家人”的支持,才会一直走到今天。
“不论是儿女或其他’家人’,他们都会到摊位帮忙,一直支持我让我非常感动。”
虽然亲身孩子一开始不解母亲收留流浪的孩子,但陈春茗都会开导这些孩子,现在大家都以一家人的形式一起庆祝节日。
鼎盛期拥有12个摊位,但因缺少生产包点的中央厨房,生意下滑,目前只有三个摊位。
陈春茗一度在全岛开了12个摊位,但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逐渐减少至仅剩的三个。
“找不到适合的中央厨房,今年3月开始找供应商提供包点,由于包点的口味更换,导致生意锐减。”
陈春茗在大巴窑的包店。
陈春茗透露,过去一天可赚七八百元新币,现在却只有两三百元新币。
“我现在正在寻找适合的场地,打算再设立中央厨房。”
年轻时开美容院与服装店生意旺,女老板后悔都挥霍在名牌上。
陈春茗年轻时在婚纱店当学徒,学会化妆后自创美容院与服装店。
当时陈春茗喜欢购买名牌包包、鞋子、手表和衣服,也时常做脸、按摩与化妆。
“我现在一想起来就后悔,这些钱可以帮助很多人呢!”
除了在新加坡行善,陈春茗也在中国珠海开办孤儿院,也在芙蓉设立妇女收容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