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圈1】新加坡人患这三种疾病风险亚洲最高,各种超实用预防方法,拿好去做!

2016-06-17 · 4379 阅读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17-6-2016 14:50 编辑

一项研究发现,新加坡人患上心脏衰竭的平均年龄与其他亚洲人相似,但却比欧美国家的患者早许多,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也大幅高于欧美。此外,在亚洲,收入越高者患上心脏衰竭的概率更高;专家指出,这些现象或许和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针对新加坡、泰国、印度、中国、香港和日本等11个亚洲国家与地区的约5300名心脏衰竭病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新加坡病患确诊的平均年龄为61岁,和亚洲整体病患的平均年龄60岁大致相同,但却比欧美病患的平均年龄早约10年。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4.51.png


新加坡病患罹患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普遍率也是亚洲地区及欧美国家中最高的。参与研究者当中,糖尿病患者占约58%,比亚洲和美国的平均比率40%及欧洲国家的33%高出不少。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则分别占62%和70%,就亚洲整体而言,冠心病患者比率占约50%,高血压患者则占52%。

该调查首席研究员、国家心脏中心心脏内科部门高级顾问医生蓝淑彬副教授说,亚洲一些区域过去3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或许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部分原因。

经济迅速发展作息转变带来富贵病
“就新加坡来说,当社会取得整体进步时,人们的预期寿命也随着延长,但也因变得更富裕,所选择摄取的饮食变得不比以前简单和健康。在生活作息方面,因为工作性质变得更高端,无需付出太多劳力,最终也可能将患上像高血压等‘富贵病’。”

就各别族群而言,研究发现马来族患上心脏衰竭相关疾病的风险是华族、印度族、日本人、韩国人及泰国人中最高的。研究将华巫印三个种族的患病率与他们所属国家的富裕程度——即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划定的国内生产总值挂钩——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发现,来自高收入地区的华族病患得高血压的概率比其他相同种族的人高近三倍,较富有的马来族患上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风险也比他人高约2.7至2.9倍。至于印度族,收入较高者最容易患上糖尿病,概率比一般人高约5.3倍,他们罹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概率也相对高出约2.6倍至4.2倍。

尽管研究显示亚洲人普遍上罹患心脏衰竭相关疾病的风险较高,但蓝淑彬副教授说,值得庆幸的是,这个趋势还不至于不可扭转。她指出:“导致人们患上这类疾病的原因包括摄取太多高糖分或高盐分的饮食及运动量过低等,只要能改善这些因素,即摄取均衡健康的饮食及多做运动,人们患病的风险也将随着减低。”

这项由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带头的研究,是全球医药领域少有的专门分析亚洲心脏衰竭病患的报告之一。研究员下来两三年将继续收集更多相关资料,以做更详细的检验。 

 预防糖尿病篇

  第一条: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从这个排序能总结出一个规律: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7.14.png

  第二条: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荐值的两倍。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一啤酒瓶盖。
  
         第三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最少要吃够20种食物,最好吃到30种。早上可以用苹果、橘子、香蕉等做个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种材料煮粥,一天吃够20种食物并不难。得糖尿病后,担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议糖友多吃全谷物,如杂粮或杂豆。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并提前几小时将食材泡好。

  第四条:天天运动,保持体重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两句话有点难听,但很有道理。体重控制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通过腰围监测来调控。男性腰围别超过85厘米,女性别超80厘米。建议每人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以上,尤其是年轻人。

  第五条: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对科学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适当,冰淇淋、果脯类要少买。建议平时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坚果当零食。

第六条: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成人一天最少应喝1600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比每天喝水多于5杯的人,癌症发病率增加35%。可乐、雪碧等甜饮料少喝。其含糖量很高,一瓶可乐里约含有12块方糖,容易导致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自己熬的绿豆汤、打的豆浆、榨的新鲜果汁等。

  第七条:饮酒应限量
  男性一天酒精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女性不要超过15克。25克,就约等于50度的白酒一天一两;10度左右的红酒一天半斤;4度的啤酒,一天一瓶。

  第八条: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新鲜食物最营养,卫生食物更安全。只要能吃到新鲜蔬菜,就要少吃酸菜、咸菜、泡菜、榨菜、酱菜;只要能吃到新鲜肉类,就应少吃腊肉、火腿、香肠、鱼干、熏肉等。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3.59.png

  第九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这三类食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富含膳食纤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要吃到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但多数人摄入不足,这易导致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二是维生素C含量高,能提高免疫力,让血管和皮肤更有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三是富含钾,钠离子含量低,有利于调控血压。

  第十条: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被称为“全营养食物”,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其最大的营养贡献是补钙。因此,每天应至少摄入半斤奶制品,最好一斤。鲜牛奶最好,买酸奶应选原味的。大豆或豆制品也应每天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因为其脂肪含量比肉类更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没有胆固醇。

预防高血压篇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3.36.png

 高血压患者的实用膳食
  1、紫灵芝汤:将紫灵芝切成碎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取汤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压
  2、煮熟鸡蛋,将鸡蛋清剥去吃了,将鸡蛋黄放入碗里,研碎,加适量醋,搅匀,吃下去。长期服用,高血压者可以降低。
  3、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4、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5、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6、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
  7、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08.25.png


  高血压患者的休息睡眠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晚餐宜少。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4、睡前泡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07.21.png


  天然降血压13招

  1.少吃盐。高钠饮食会令血压升高。
  2.减压。冥想、心理治疗及肌肉放松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限酒。健康人每日饮酒量以女性不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为宜。
  4.补钾。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5.补镁。麦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马豆、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利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和妊高症的发病率
  6.每天一斤奶。含钙食物能降压。
  7.甜菊。甜菊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热量低,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适用。
  8.多吃芹菜。坚持每天吃4根芹菜,可以使血压下降12%—14%。
  9.多吃鱼。鲑鱼、金枪鱼、鲱鱼、鲭鱼、比目鱼等含有丰富的的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血压的欧米伽—3脂肪酸。
  10.多吃核桃。核桃、亚麻籽、豆腐、大豆、菜子油等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有助于降低血压。
  11.正确使用调料。茴香、薄荷、黑胡椒等,不仅可以为食物提鲜,还可减少食盐的用量,有助于降低血压。
  12.每天一瓣蒜。大蒜中的大蒜素能缓解高血压
  13.多吃菠菜。菠菜、豆类、芦笋等富含叶酸,可降低血压。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08.08.png

预防冠心病篇

       1、预防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3.20.png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屏幕快照 2016-06-17 14.14.29.png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 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2、急救措施

(1) 人工呼吸  施救前先判断对方有无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时间约10秒(从1001数到1010),对方的状况也就判断得八九不离十了。还要记得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异物。
姿势:右手掌侧压住患者额头,左手将其下额上提,使其保持头部后仰的姿势(辅助方法可在其肩部放一个小枕头),并一直坚持始终。右手掌侧压住患者额头同时,大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平静吸气后,嘴包裹住患者嘴唇对其缓缓吹气,时间需停留一秒以上,并用眼角余光观察患者胸部是否隆起。若是,则松开患者鼻孔准备第二次吹气。频率无需过多,一分钟10至12次就差不多了。
原理:没有呼吸就没有氧气的输入,而人体的代谢时刻不能离开氧气,输入氧气就是拯救生命。
(2) 胸外按压
先确定按压点:胸骨与双乳连线的交点。
标准姿势:左手的掌根放在按压点,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上。左手手指上翘,右手手指扣入左手手指间。按压者上身尽量向中间倾,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压时手随胸部起伏而起伏,节奏要均匀。
按压深度:不可过深,也就是不可过于用力。使胸部下陷3至5厘米即可。  按压频率:要达到一分钟100次。是个累人的活儿,能坚持两分钟就已属不易。
原理: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骤停后的几分钟,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在这交通拥挤的城市里,有时你根本无法等到救护车的驾临。胸外按压其实就是人工按压心脏帮助恢复血液循环。记住,只有四分钟。

3、术前准备
(1)正确选择适应证,识别高危病人。
(2)术前常规药物治疗。
(3)特殊病情病人的术前处理。
(4)心理教育、术前医嘱、家属签字及术前讨论。
(5)阅片及器械准备。

4、其他注意事项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234628u3a2hviy5tzy46t3.jpg
版块:
今日狮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