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论坛1】视频|好消息!新加坡“注胶虾”已经检验,可以放心吃
今日狮城
232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前两天,曝出盛港一间湿巴刹所购买的鲜虾,虾头内有“神秘胶状物”,加热后更变成“橡胶”,一时间炸开了虾锅。新加坡俗有全球最安全食品国度之称,怎么也会出现“注胶虾”。
何为“注胶虾”?现在网上对“注胶虾”众所纷纭,很多小伙伴已经非常了解注胶虾的概念,其实所谓的注胶,就是往虾头里打胶。一般用的称为明胶。明胶又称鱼胶或吉利丁(从英文名“Gelatine”译音而来),是一种从动物的骨头或结缔组织提炼出来,带浅黄色透明,无味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明胶通常用于食物、药物或化妆品的胶凝剂。明胶是胶原蛋白的一种不可逆的水解形式,且被归类为食品。
明胶分三种,食用明胶、医用明胶、工业明胶。食用明胶在食品中主要是被用作增稠剂进行使用,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内长期食用,则会对人体的肝脏、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从而产生病变。另外,工业明胶对身体还有巨大的伤害!
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一只虾经过注射处理后,分量可增加20%~30%。但是向虾内注射明胶并非食品的正常生产工艺过程,是部分不法商贩为获得利益而采取的造假行为。那些商贩注射的环境不可能卫生,注射的工具也不可能进行消毒处理,因此制造明胶虾势必引起细菌污染。而明胶这种不完全蛋白质又非常容易作为细菌的食物,导致细菌的繁殖。另外,商贩们往往不仅仅注入明胶一种物质,还会在明胶中添加一种用于保鲜的化学物质。
那么现在新加坡发现虾是不是注入过明胶的虾呢?答案已经在昨天揭晓。在接到“注胶虾”的举报后,农粮局在第一时间已经对虾的样本进行取样,并暂时要求停售此类鲜虾。
经检验后证实,虾头与虾身的粒状“胶状物”,原来是虾的心脏组织,农粮局经调查后表示,“胶状物”是虾身的正常部分,公众可放心食用。农粮局指出,在食品安全计划下,进口的鲜虾或冰冻虾都必须经过食品安全检测,确保符合标准和条例。样本试验包括检测广泛的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杀虫剂、抗生素和荷尔蒙等药物残留,以及沙门氏菌等。
关于如何正确的分别虾中是否含有名下,附上一个小视频,以便更直观的了解清楚。
所以,这次只是虚惊一场,不够长点姿势也不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