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旗下的BMI研究报告指出,到了2025年,亚洲占全球经济比重将由2015年的33%提高到38%;由于新加坡经济增长放缓,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亚洲排行榜的名次,将从第12名掉到第14名。
BMI解释,亚洲经济出现洗牌,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经济增长快速。这10年内,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及孟加拉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每年平均介于5%至7%,新加坡只有2.5%。
同样是金融中心,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是2.3%,略低于新加坡,在亚洲排名更是一口气从第9滑落到第15,排在新加坡之后。
在各个表现亮眼的新兴及前沿市场,印尼的经济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2万亿美元(约3万亿新元),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亚洲第五大经济体。菲律宾则将首度挤入前10名,以7000亿美元排名第9,超越马来西亚。
BMI指出,孟加拉的经济表现最令人瞩目。该国的经济规模增长三倍,达到5900亿美元,在区域内排名11,大幅超越邻近的巴基斯坦。
中国、日本、印度及韩国作为亚洲前四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变,唯独日本在区域占比将由2015年的17%减少到2025年的13%,因为接下来10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只有0.5%。
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新加坡最近20年来的GDP增速。
从上图可以看出,新加坡GDP增速最高点为2010年,高达15.24%,最低为三次负增长,分别出现在1998年,2001年和2009年,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金融危机嘛,其余时间也是起起伏伏,波动比较剧烈,这和新加坡高度依赖国际贸易是分不开的,可以理解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啊,哪天坡坡的GDP回暖,就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