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8-12-2016 22:41 编辑
最新调查显示,死刑一般得到多数新加坡人的支持,占受访者的七成。不过,学者发现受访者的看法会因个别情况而异,进而倾向于酌情判处死刑的做法。
目前,意图谋杀、贩毒、拥有或使用[关键词屏蔽]等罪行,都面对强制死刑。针对谋杀案,高达92%的受访者赞成死刑,可是问及[关键词屏蔽]和贩毒相关罪行时,赞成率分别减少至88%和86%。
面对实际个案时,主张死刑的受访者也会因加重或减缓刑罚等因素,酌情考量罪犯是否一定得被送上绞刑台。
这项有关国人对死刑看法的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在今年4月至5月间进行。共1500名新加坡公民受访,介于18岁至74岁。
调查由国大法学院副教授陈永昌领导,参与学者包括国大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李振达,以及亚细安人权机制新加坡工作组(MARUAH)主席布蕾玛(Braema Mathi)。前三名学者今天与媒体分享调查的初步结果。
今年9月21日,新加坡外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本届联合国大会关于一场全球死刑问题论坛上,当场反驳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全球废死”的呼吁,要求世界“尊重我们的司法主权与方式”, 并坚称死刑是新加坡抵抗毒品扩散、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手段。
新加坡政府始终未签署、同意联合国两人权公约(注: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简称“两公约”),是发达国家中拥护“死刑”最为坚决的国家之一。
于此同时,新加坡外长也对于国际社会高举的“废死招牌”有所不满,并强调“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因其背景因地制宜的玩法”,而国际社会更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个国家的司法主权”。在过去几届联合国大会中,新加坡政府也曾多次表态,抗议联合国对于死刑问题“只顾废死说教,无意政策辩论”;但在多次的暂缓死刑决议投票时,新加坡则又因外交与政治考虑,总是投下“弃权”而非反对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