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PR包括在内–新加坡劳动力中非新加坡人占47%左右!
|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近期参加在印度举行的经济会议,被问及新加坡收紧条例、引入外籍专才定下更严格要求的情况时发表了看法。网友就尚达曼总理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身为一个新加坡人,他认为“新加坡应该结束宽松的移民政策,外国人独占劳动力应透明化!”
一起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新加坡应该停止自由的对外劳工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导致新加坡失业率上升,就业率下降。
我指的是本地媒体7月23日发表的一篇文章Wrong to have total free flow of people: DPM Tharman. (尚达曼总理:绝对自由的人员流动是错误的。)
这篇报道指出,“新加坡作为最强而有力的倡导者之一,一直提倡商品与服务自由流通,但必须对人员流动设限。
否则将对于企业就会失去提高生产力的动力,人民也会觉得社会不再属于自己。” 出访印度的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在德里经济会议时如是说。
新加坡的生产力几乎停滞了大约十年,许多评论家也把这一点归因于我们的自由外劳政策。
“这并不只是因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或英国脱欧才出现,全球的情况都是如此。”
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发达国家,允许一个外国人可以作为一个旅游者来找工作,并且在他找到工作的时候立刻就能开始工作。
尚达曼总理还在报道中指出,“如果采取完全开放的政策,不设任何框架管理和约束流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这种做法是愚蠢的。这不只是错误的政治决策,也是错误的经济决策。”
|
|
|
|
|
|
|
天涯第二牛人 LV10
发表于 28-7-2017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行业峰会上见过这个人,他之前只是个副总理啊,怎么这篇里面变总理了。。。 |
|
|
|
|
|
|
王二宝 LV5
发表于 28-7-2017 13: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千股涨停 LV5
发表于 28-7-2017 14: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发达国家,允许一个外国人可以作为一个旅游者来找工作,并且在他找到工作的时候立刻就能开始工作。
=================================
这话本身就不对,旅游者来干啥,只要不违法,政府管不着也管不到,旅游签证工作非法,但是去面试找工作并不违法。
找到工作立刻就能工作?mom是透明的吗。 |
|
|
|
|
|
|
dry-box LV15
发表于 28-7-2017 15: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国家都可以旅游签证找工作的呀,我以前就是拿旅游签证来新加坡找学校上学的 |
|
|
|
|
|
|
晓林 LV5
发表于 28-7-2017 15: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新加坡的wp找到工作后,并不能立即工作,需要出境后申请。
政府在有意缓解内部的失业公民情绪,晓林感觉部长们方向错了,如何为新加坡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才是他们工作重点。为了迎合而检讨移民政策远没有这么急。
不管怎么说,未来一两年内或更久新加坡移民政策会进入一个新的严冬。。。。 |
|
|
|
|
|
|
heronyoung LV15
发表于 28-7-2017 15: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到新加坡移民政策就拐点了 这么多年一直往下拐。。。 |
|
|
|
|
|
|
千股涨停 LV5
发表于 28-7-2017 16: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现在的移民政策,本地学历权重过大,月薪2k的poly,单身,申请准证的时候狼狈不堪,但是申请pr的时候却可能比月薪5,6k以上,全家包括孩子都在这里的高学历人士更占优势,这就不够合理了。前者只能在公司打酱油,后者却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如果后者越来越少,那公司的前景可想而知。公司前景不妙,那么上了岸的公民们,前景能妙吗? |
|
|
|
|
|
|
rbdg LV7
发表于 28-7-2017 2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尚达曼的水平其实是相当高的,他没有说错。当世界是全球化趋势的时候,劳动人口自由流动显然不是问题,但是当各国都开始站队后,再劳动人口自由流动就很不合适了。
当资本主义市场进入缓慢的复苏阶段时,对待外来劳动力的态度必须是保守的,因为失业率会变成主要矛盾,而外来市场提供消费力的价值会相对高于生产力的价值。如果在全球DM国家普遍处于复苏阶段新加坡采取劳动人口自由流动,等于是自废武功。因为这时候就业资源的价值是相对更高的,消费力的价值是相对更高的。
尚达曼说话非常实在,我觉得收紧劳动人口自由流动这其实这不是新加坡想不想的问题,是不得不得问题。新加坡作为一个小红点,要想相对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首先该做的是适应发达国家的主要潮流。
|
|
|
|
|
|
|
rbdg LV7
发表于 28-7-2017 23: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POLY申请PR极其容易,说到底就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放在现在的环境根本就是个BUG。
我觉得这可能只是因为人数不太多没有变成主要矛盾,又有一些利益群体在阻挠,所以迟迟没有进行客观的改革罢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