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转折点……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他写道。
随后,这位新加坡总理用中文引述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称这句话提醒了历史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条帖文中,李显龙分享了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十年前的一篇文章。
2009年5月4日,杨荣文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一文,
阐述了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过程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它如何对新加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认为,五四运动铸就了中国人集体的决心,
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推翻封建思想、提倡性别平等、反对黄色文化、强调普及教育以及推崇科学与技术。
作者当时指出,发生在中国的每一场重大事件,在新加坡都会引起反响。
经过90年,五四对新加坡的影响,在占该国四分之三人口的华人的文化复兴中依然可见。
(图片来源网络)
李显龙在脸书上转发的另一篇文章来自英文杂志《外交学者》(The Diplomat),
刊登于2015年,题为《中国五四运动的遗产》(The Legacy of China's May Fourth Movement),
作者是美国专栏作家安基特•潘达(Ankit Panda)。
文章称,尽管五四运动是一场人民起义,但它不应该被误解为“西式民主的泛滥”,
这场运动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普遍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的掠夺。
“文章很好地概述了五四运动的起源,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值得一读!”李显龙评论道。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