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35!新加坡疫情像纽约、伦敦将会直接被抛弃,明年效仿欧美接种第三剂疫苗
8月22日,新加坡新增35例冠病病例,总病例达66,478例,其中:29例社区病例、6例境外输入病例。社区病例中暂无关联病例则有17例。 9例社区病例因跟已知病例有关而已接受隔离,当局通过监控检测发现3例也跟已知病例有关。 社区病例当中,有一名年过70岁的年长者尚未接种疫苗,面对患上重症的风险。 新增6例输入型病例,五人在抵境时确诊,另外一人则是在居家通知或隔离期间确诊。
(图:来源自网络)
重症患者逾三周以来首次减少至30起以下 新加坡2019冠状病毒重症患者在过去三个多星期一直维持在30人以上,甚至一度达到49人,21日减少至29人。 昨天,新加坡共增37起确诊病例,连续第19天维持在双位数,32起本土病例中有16起跟已知病例暂无关联,另有五起输入型病例。 根据卫生部晚间文告,仍有364人需要住院。目前共有29名重症患者,其中22人需要氧气供给,七人在加护病房。这些重症患者包括23名年过60岁的年长者,当中有18人尚未完成疫苗接种或完全没有接种疫苗。 截至20日,已为78%人口完成疫苗接种,82%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 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已经为446万7533人施打855万3434剂疫苗,其中421万8703人已经完成接种。也为8万4345人施打了15万6114剂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上的其他疫苗。
(图:来源自网络)
再新增一感染群 昨天,新加坡新增一个2019冠状病毒感染群,另有两个原有感染群再添新病例。 新感染群以病例编号命名,跟第68646例有关的这个感染群目前共有四起病例,包括一起新确诊的病例。 第68647例感染群和Nimble/Knead感染群分别出现两起和一起新病例,累计病例达到五起和八起。 与此同时,有两个感染群脱离名单,使活跃感染群稍微减少至76个,病例总数介于三起至1155起。
(图:来源自网络)
8月20日,8家餐饮店被勒令关闭,22家门店和59 人因违反安全管理措施 (SMM) 被罚款。 7 家门店被勒令关闭10天,而1家门店因违反多项 SMM 规定而被勒令关闭20天,他们允许在晚上10点30分后饮用酒类,以及未能确保客户群体之间至少保持1m的安全距离。 共有 22 家餐饮店因违反 SMM 规定而被罚款 1,000 至 4,000 新元,如未能确保就座顾客之间至少保持 1m 的安全距离。其中包括 Kallang Wave Mall 的 Fun Toast、Marina Square 的 Ya Kun Kaya Toast 和 NEX 的 Yoshinoya。 此外,有59人因在用餐时,超过允许的团体人数聚集或在不进食或饮水时不戴口罩而被罚款300至1,000新元。 经营者未能检查顾客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顾客谎称自己的疫苗接种情况到餐饮店用餐,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
(图片来源网络)
将效仿欧美接种第三剂疫苗 新加坡准备追随欧美富国的计划,施打第三剂疫苗,时间点可能在明年农历新年。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7月初就曾提过,或在明年2月农历新年后,替已完成接种的民众施打追加剂。 本月19日,王乙康再次记者会上说,新加坡观察到各发达国家已相继宣布施打追加剂,因此新加坡很可能也要开始计划接种追加剂。 他以率先宣布要施打追加剂的以色列、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例解释道,新加坡拥有一项优势,即可观察和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再实行计划。 专家团建议,让免疫功能非常低的人接种第三剂疫苗,例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病患、在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病患,以及在洗肾的末期肾病患者,以便这些人体内可产生足够抗体,或启动机制对抗难缠的病毒。 8月1日,以色列率先向至少五个月前接种第二剂疫苗的60岁年长者,提供第三剂冠病疫苗接种。由于当地930万人口中已有130万人接种追加剂,20日更直接将接种门槛调低至40岁及以上人群。 美国则将从9月20日起,替完成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后达八个月的人群,开打第三剂疫苗。 英国则计划最快从9月6日起,为3200万名50岁以上民众,以及免疫抑制患者接种第三剂疫苗,预计每周为近250万人注射。 德国和法国都预计在9月起,开始为染疫高风险群体提供第三剂疫苗。
(图:来源自网络)
疫情像纽约、伦敦会直接被抛弃 8月20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新加坡欧洲商会的一个对话会上说,新加坡防疫抗疫走的是中间路线,既不封锁,也不贸然开放。 疫情当下,新加坡仍尽可能维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新加坡的存亡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他说,疫情来袭时,新加坡被迫关闭边境。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尽力维护经济的开放性,包括维护国际供应链和物流的完整性,以及协助外国劳工保住岗位,尽可能维持正常生产生活。新加坡的抗疫防疫策略选择的是“中间路线”,这个决策是“正确,谨慎”的。 王乙康说,有些国家执行十分严格的边境封锁措施,但这类措施在新加坡无法持续;另一些国家则放任自由,导致大量死亡病例。如果新加坡采取的是“另一路线”,疫情就会变得像纽约或伦敦,那么,人们会离开新加坡,而不是(像现在)要求入境。
(图:来源自网络)
对此! 各位看官怎么看?期待您在评论区内留下箴言!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