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新加坡的休闲活动量上周已经开始减少,但专家指出,这仍需多达两周才能反映在病例数字上。 总理夫人何晶21日在Facebook贴文分享谷歌移动数据(Google mobility data)指出, 截至上15日的一个星期,新加坡人在零售与休闲方面的活动量已经开始减少, 希望两周之后可以看到每日病例激增的趋势放缓。 零售与休闲指的是餐馆、咖啡座、购物中心、游乐园、博物馆、图书馆和戏院等地点的移动趋势。 将时间线往后推来看过去几个月的趋势, 新加坡的七天平均零售与休闲活动量在新加坡于6月21日左右恢复堂食前后开始增加, 本土病例在大约三个星期之后开始回升,随后出现KTV感染群和裕廊渔港感染群。 随后在7月22日重返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禁止堂食,七天平均新增病例在这时达到那一波疫情的巅峰。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活动量迅速减少,但那一波疫情花了大约三个半星期才达到最低点。 当时,新加坡已经放宽措施,进入预备期,大家的活动量从8月10日开始明显增加,七天平均新增病例达到最低点不久, 白沙浮广场感染群和巴士转换站职员感染群陆续出现,本土病例也开始激增。 医生提醒年轻人:你可能把病毒带回家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表示, 从之前收紧措施期间的数据来看,估计仍需要10到14天,才能见到目前这波疫情受控。 据他估计,本土病例最高可能达到每日新增3000至4000起的水平。 但他也指出,疫情走向已经开始放缓,他原以为情况会更糟。 梁浩楠医生指出,很多年轻人好像没有明天似的在活动,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把病毒带回家。 新加坡中央医院肾脏及内科顾问兼肾移植主任纪怡胜医生就在一篇Facebook帖文中提醒大家, 即使已经接种疫苗也仍然可能受感染,虽然不会像未接种疫苗者那么严重, 但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年幼者、年长者,或是慢性疾病患者,而他们所需承受的后果或许更加严重。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指出,只要我们仍然允许一定程度的社交与餐饮活动, 以及工作场所和校园交流,我们就必须接受,病例短期内是无法减少的。 “而且,我相信迟早大家都会接触到冠病病毒,这也是我们为何强烈鼓励大家接种疫苗。” 至于病例最高会到什么水平,又会在何时达到顶峰,张毅颖教授认为,这得看新加坡下来半年至一年的政策。 但新加坡若是对疫苗接种计划以及医疗资源有信心,或许也可能进一步放宽限制,而社区病例也会随之增加。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他说,确诊数字已经越来越不是关键。 他认为,若不进一步收紧限制,病例数字不太可能减少,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为了确诊数字而担心, 医院的情况更为重要,政策也应该依照这个情况而定,而非单纯地看每日新增病例。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