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对此有何评价?

2005-12-07 · 1690 阅读
孙大午怒骂:换鞋套是侮辱人格 <BR><BR>知名企业家孙大午近日在北京做客,因进门时被要求换鞋套而大骂“鞋套文化”,导致生意合作中断 <BR><BR><BR><BR><BR>图片说明:孙大午深陷“鞋套文化”之争 本报资料图片 张继 摄<BR><BR>  <BR><BR>孙大午:<BR>让我换上鞋套,极大侮辱了我的人格,请客人换鞋套换拖鞋是“庸俗、丑恶的文化”<BR><BR>李汶香:<BR>进门换鞋套这是一种习惯,我没感觉到这是对客人的侮辱。入乡随俗也是文化,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是一种修养<BR><BR>国内知名企业家孙大午日前在北京和生意合作伙伴反目了。起因是在生意伙伴家中做客时,主人让他换上塑料鞋套,他称此举极大侮辱了他的人格。<BR><BR>之后,孙大午不仅在旗下6000余人中发动了一场“我们如何待客”、“如何做客”的文明礼仪大讨论,还将此事广告国内学界期望引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BR><BR>换上鞋套<BR>孙大午立露不满<BR><BR>11月27日,应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之邀,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到北京某培训中心进行演讲。午餐桌上,蒙牛集团高级顾问、北京某咨询公司副董事长李汶香和某旅行社老总薛某邀请孙大午分别到他们各自家里去做客。由于他们两家距离较近,其中李汶香还和大午集团有生意来往,盛情难却,孙大午欣然答应。<BR><BR>下午4时许,孙大午带着两个秘书来到位于北京亦庄莱茵河畔的住宅区李汶香家。刚敲开门,就看见李汶香已拿着很多蓝色的塑料袋(鞋套)等候。等李汶香把鞋套递给孙大午时,孙大午不快,便说:“我不进去了,我们到外面去吃饭吧。”<BR><BR>李汶香连忙笑着把孙拉进门,在她的帮助下,孙大午套上了塑料鞋套。靠养殖家禽发家的孙大午当时调侃了一句,“你为什么让我们套塑料袋,是怕我们有禽流感吗?”李回答,“不是,我们主要是为孩子们着想,而且也便于打扫卫生”。听了这句话,孙大午脸上立即露出不满情绪。<BR><BR>之后,孙大午一行来到另一位邀请者薛总家,当被要求更换拖鞋再进门时,孙大午当即拒绝。这样,孙大午没有换鞋就进了门。<BR><BR>席间舌战<BR>孙大午抬脚上餐桌<BR><BR>尽管已经压了一肚子气,孙大午还是应邀和两家人一起来到附近一家餐馆。酒菜摆上,孙大午慷慨陈词,批判了请客人换鞋套换拖鞋是“庸俗的、丑恶的文化”,“今天你们邀请我去做客,进门前却要让我套这个塑料套换那个拖鞋,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我活了51岁了,今天还是第一次。”<BR><BR>李汶香解释说,不光对你,对谁都一样,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来了都要套鞋套。<BR><BR>孙大午说,我曾经到过很多领导家里,他们的房子不比你们的差,他们要我换过鞋吗?你们不尊重客人,而是让客人尊重你们,这是什么文化?这是一种丑恶的文化。<BR><BR>孙大午越说越怒,突然,他把脚高高抬起并放到餐桌上指着鞋底说:“你们看一看我的鞋上有泥吗?能脏了你们的地板吗?”<BR><BR>李汶香反驳说,换鞋套进门全北京城都是这样,我们没感觉到这是对客人的侮辱。入乡随俗也是文化,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是一种修养,这是儒家的精神。<BR><BR>据称,孙大午当时一杯一杯地喝着高浓度的烈酒,然后是怒骂,“你要说这是你们的文化,我就要向你们挑战!你要说全北京人都这样,我就向全北京人挑战!你们离人的生活、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你们简直是荒唐!简直是侮辱人到了极点!你们已经违背了人伦的底线,已经走向了邪恶!你们应该全部灭亡!……你如果还认我是个真朋友,你听我一句话,以后凡是到你家来的客人都是贵客,一律不准给人穿鞋套!你要是真有钱,你就给客人铺上红地毯!”<BR><BR>午饭不欢而散。<BR><BR>生意告吹<BR>“没有尊重,何来信任”<BR><BR>之后数天,李汶香和孙大午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几场攻防转换,加深了隔阂。李汶香表示要中断双方的实质性项目合作。据记者从大午集团和李汶香处了解到的信息,双方本来已经开始谋划一系列品牌整合行动,但是现在全部告吹。<BR><BR>前天,孙大午授意其秘书将此“鞋套之争”的全过程通报给记者,并同时传给了京城学界的诸多人士。用孙大午的话说,要让公众和学者都来讨论这个“丑陋的习俗”,“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是我们民族面临什么样拯救文化的问题。”李汶香则表示对终止合作不遗憾,“大家沟通有问题,又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没办法一起做事情。”本报记者 刘戈<BR><BR>书信论战<BR>“鞋套文化”激烈冲突 双方绝交<BR><BR>函一:换鞋套是一种文化<BR><BR>孙大午董事长:<BR>学会生活就是学会放下。只有理解别人才能解放自己。一个月以来义务为大午集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昨天的事件证明我们双方存在着很大的误会,对同一件小事的认识有着没法沟通的障碍:我认为进门套鞋套就像不随便吐痰一样,是一种文明礼貌的正常行为,您却认为对客人极大的不尊敬和侮辱。<BR>回家后认真反省:文化的本质是习惯,和谐的本质是心态。我们之间无所谓谁对谁错,不同的思维习惯是发生误会的根源。合作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和绝对信任,我建议咱们暂时中断实质性的项目合作……<BR>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以理行事为道。走自己的路,自己走路。约定俗成谓理,入乡随俗谓礼。<BR>用平常心对待荣辱,用平和心包容误会;<BR>用平凡心安度人生,用平静心放下是非……2005年11月28日<BR><BR>函二:你不觉得是亵渎天地?<BR><BR>李大姐:<BR>你永远比我大两岁!<BR>没有合作的意思,也知道你没有侮辱人的意思,因为你不知道你已经侮辱过太多的人,太多的人也接受了太多的侮辱,我是自取其辱。但我还要说,我们不是误会,我们不是一路人。你让我上你家去,不是做客,而是炫耀你那300平方米的住房和你的富有。你的大房子,表面上看,像一座迷宫,实际上给人的感受是一种阴霾、压抑、深邃的老鼠洞。你自得其乐而不觉,还要将一种丑恶展示给朋友!孔子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你的待客之道是把请来的客人挡在门口,让客人套上塑料袋,而且当面告诉客人,走之后便于清扫卫生!你没有发觉你的茶几和苹果上有苍蝇在飞舞吗?这就是你在传播的儒家文化?你把它当成文明礼貌,还自名草根,你不觉得是对天地的亵渎?……<BR>我可以将你的所行所思告诉天下人。让天下人评论吧!2005年11月29日<BR><BR>函三:换鞋套与儒家文化无关<BR><BR>孙大午董事长:<BR>常言道:无知者无过。我不知道请客人换鞋套不对,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这样做,北京这几年搬新房的都这样做。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习惯。无所谓对错,与儒家文化、蒙牛文化都没有关系。<BR>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谐心态,鞋套之事使你如此生气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你如果能换位思考恐怕就不会生气了,大家都对你很友好,你为什么如此大动肝火,化友为敌呢?<BR>别人好强,我以诚容之;别人好胜,我以诚待之。我认输了,不再辩论。生命在呼吸之间。2005年11月29日<BR><BR>函四:以道貌行邪恶更是大恶<BR><BR>李大姐:<BR>至死你都是大姐!<BR>过去化友为敌,不是我,是你!今天我想化敌为友,但怀疑自己的能力!<BR>是我的心态不好,不宽容,不厚道吗?<BR>我受辱第二天上午,主动给你发短信:还叫你大姐吧,“昨晚喝酒,我多你少,学你的风度,希望有机会深谈”,你不理我,下午接着发,你还不理我。我知道你曾和大午集团的总经理约定,12月3日大午集团的高层干部要在你的引导参观蒙牛北京公司……<BR>没想到,第三天你回了信,你认为给我穿鞋套就像不随地吐痰一样,是一种“文明礼貌的正常行为”,并宣布:“中断实质性的项目合作”……<BR>我可以原谅你的“无知者无过”,但我不能宽恕你的狡辩!什么“北京人这几年搬新房的都这样做”,“这是富人区”,“北京的莱茵河”,和我同行的薛总,他的身价地位高于你吧?当我指出这不是文化,是丑恶,是污辱客人时,走过100多个国家,在北京已居住20多年的薛总说:“国外就没有这样的礼俗”。并说,要把孩子送到乡下来读书,害怕孩子成为(你这样的)北京人!这些你都在场啊!我怎么认同你说北京人都这样,富人白领都这样呢……<BR>那天你当着那么多人说,这是蒙牛文化,我说要问问牛根生先生。你回信反悔:“与蒙牛文化无关”了,因此我也不问了,一则我不认识牛根生,二则我根本就不相信你的话。你在狡辩!你认输是嘴弱心不弱!你不必委屈自己!……<BR>恕罪恶容易,救罪恶难,虚空之人乃罪恶之人,以道貌行邪恶更是大恶,原谅我直抒胸臆:黑白经纬,孙大午做人做事,人神共鉴!2005年11月30日<BR><BR>直面媒体<BR><BR>孙大午<BR>我没有个人膨胀<BR><BR>近年来,随着名声高涨,孙大午的生意蒸蒸日上。“鞋套事件”是不是因孙大午已缺乏容人之仁了?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他。<BR><BR>记者:您是第一次遇到鞋套吗?<BR>孙大午:不是,但是以前我给别人指出,别人都虚心接受了,没有人要我套上过鞋套。套鞋套是对人的侮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踏。<BR>记者:李汶香请你去她家应该不是想侮辱你。<BR>孙大午:她请我去是一种示好,但她的做法不对,强迫客人套上鞋套,这不是文明,西方社会没有人那么做。<BR>记者:李敖来北京,他女儿也要求他套鞋套。<BR>孙大午:现在很多人是富而不贵,有些钱了,但是精神上缺乏修养,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很多时候,人和人的距离感、疏离感就是这样产生的。<BR>记者:有人说,您最近两年有些自我膨胀。<BR>孙大午:没有,我还是我。我一直很低调。<BR><BR>李汶香<BR>不想计较他的诽谤<BR><BR>虽然李汶香很遗憾和孙大午为了一只小小的鞋套闹翻,她还是表示会坚持自己的“鞋套”,同时也理解孙大午的不能接受。采访中,李汶香也多次谈到“他在诽谤,不过我不想计较”。<BR><BR>记者:如果客人内心不愿意,你为什么还坚持呢?<BR>李汶香:在我看来,这是小事一桩,开始也没想到孙大午那么大反应。他来我们家,就该客随主便。只要没违法,我就有坚持我的生活习惯的权利。这是社会大多数人的做法,我们不应该被这样指责。<BR>记者:为了文化观念的差异,破坏掉彼此合作,值得吗?<BR>李汶香:我们做品牌营销,特别强调和公司高层的沟通和信任。他能把脚放在饭桌上,已经没有起码的尊重,还谈何沟通谈何信任?我没有信心来和孙大午共事了。<BR>记者:这个事和中华传统文明的关系在哪里?<BR>李汶香:一只小鞋套有那么沉重吗? <BR>
版块:
狮城水库
分类: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16 个

刀客的粉刺 LV6

发表于 7-12-2005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STRONG>知名企业家</STRONG>孙大午近日在北京做客.......</P>
<P>2003年之前孙老板生意规模和现在差不多,在国内却不出名,后来因为“一桩小事”被抓,引起了</P>
<P>全国媒体关注,并作为“国家应该保护私营业主,关注企业家提高法律意识”等问题大肆抄作一番,</P>
<P>其直接结果就是:在某首长垂询后,孙老板从班房出来了,“感谢党和政府....今后一定好好学习</P>
<P>                法律,不再当个法盲.....”;</P>
<P>间接结果是:“孙大午”广为人知了,不再是“<STRONG>农民企业家</STRONG>”,变成了“<STRONG>知名企业家</STRONG>”;</P>
<P>目前状态是:孙老板通过牢狱之灾,领教了媒体抄作的效用。并从被动“造星”,升级为主动制造</P>
<P>            轰动效应,鞋套事件估计不过是一次策划而已;</P>
<P>将来状态预计:孙老板会成为河南河北等省二三流学府的名誉或客坐教授,“一代儒商”.....</P>
<P>盖棺后定论:<STRONG>农民企业家。<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2.gif"></STRONG></P>

番茄猪头 LV0

发表于 8-12-2005 0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GriGri LV5

发表于 8-12-2005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就是

chisg LV8

发表于 8-12-2005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北京风沙多,套个鞋套也没什么,值得如此大作文章?孙大老板可千万别到南洋人家做客,免的被要求光脚进屋,闹出个国际歧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波。</P>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8-12-2005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想起数十余年前,公公婆婆第一次出国到新加坡来时,要他们进门脱鞋换拖鞋也成了我怠慢他们的心结.可我却懵然不知.</P>
<P>直到后来,有朋友几家子常来串门,老老小小不用提醒就每次都在门口自动脱了鞋才进门,二老才自动跟我说起:"....原来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的.我们以为你这是不尊重我们老人家呢!....."后来回国再到婆家,看到他们也开始学国外进门先脱鞋换拖鞋了......</P>
<P>其实不光是在亚洲,在欧美多数家庭也是有这样的文明习惯的啦!把沾满冰雪的鞋靴放在过厅,进门换上舒暖的便鞋,在客厅里席地而坐,多自在啊!</P>
<P>鞋套倒是在家庭里很少用,多数是博物馆,美术馆或人数出入较多的场合才采用.记得北京故宫里面就有要求用鞋套的.</P>

鸡蛋糕 LV16

发表于 8-12-2005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

刀客的粉刺 LV6

发表于 9-12-2005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商务交往中,能把对方请到家中做客,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礼遇——无论是陋室还是豪宅。</P>
<P>孙老板在公开的信件中居然声称“<FONT color=#2222dd>你让我上你家去,不是做客,而是<FONT color=#e61ae6>炫耀</FONT>你那300平方米的住房和你的富有。你的大房子,表面上看,像一座迷宫,实际上给人的感受是一种<FONT color=#f709f7>阴霾、压抑、深邃的老鼠洞</FONT>。你自得其乐而不觉,还要将一种<FONT color=#c211ee>丑恶</FONT>展示给朋友</FONT>!”,这种境界,就算别人想挺他,也难以启齿。<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2.gif"></P>

bananaNaNa LV2

发表于 9-12-2005 0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刀客的粉刺</I>在2005-12-9 1:04:00的发言:</B><BR>
<P>商务交往中,能把对方请到家中做客,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礼遇——无论是陋室还是豪宅。</P>
<P>孙老板在公开的信件中居然声称“<FONT color=#2222dd>你让我上你家去,不是做客,而是<FONT color=#e61ae6>炫耀</FONT>你那300平方米的住房和你的富有。你的大房子,表面上看,像一座迷宫,实际上给人的感受是一种<FONT color=#f709f7>阴霾、压抑、深邃的老鼠洞</FONT>。你自得其乐而不觉,还要将一种<FONT color=#c211ee>丑恶</FONT>展示给朋友</FONT>!”,这种境界,就算别人想挺他,也难以启齿。<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2.gif"></P></DIV>
<P>怎么感觉那些形容词都是他刚看书学回来的吧,没地方炫耀就说别人侮辱他,借机发表这样的“词汇”。说他农民企业家还真对不起真正辛劳的农民伯伯们。</P>

freefire LV4

发表于 10-12-2005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李文让人换鞋套,是因为她有洁癖。他们怎么说是北京的习惯?栽赃北京人都有洁癖呀?</P>
<P>我觉得,让人换鞋套,说明主人强迫客人为他考虑,而不考虑这种做法脱离了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用不尊重客人来换取自己的方便。这跟换拖鞋不一样。换拖鞋,除了可以保持清洁外,也有让客人像在家里一样自在方便的原因。所以,事实上是双方都方便。而换鞋套,只有主人方便,强迫客人接受。</P>
<P>换鞋套,北京一般人没这个习惯,应该还是近年来,还是李文换鞋套,我才听说。生活中,从未遇到这么离谱的事。应该是有些富人从国外引进的吧。若是你个人有洁癖,请人到家里,就应该事先说明。而且,在北京,请人到家里,是很随便的事,北京人也没有那种公事与私事分开,尽量不带人到家里来的意识。确实,很多人带人到家里来,是向人展示自己的房子的。我不觉得那个人拒绝换鞋套有什么错。</P>
<P>相反,我确实感到,给客人方便,他们会有多么感激。一次,一些不熟的人到我家里来,因为太多人,拖鞋不够用,我就让他们不要脱鞋,直接进来,他们立刻觉得自己受到很大的尊重。他们那种感激的表情,是那些脱鞋进来的人,所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就经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立刻认定我是他们的朋友,后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件事,让我突然间发现,原来细节不同,感受不同。给人方便,在极重人情的中国,是可以让你在一瞬间就建立起牢固友谊的灵丹妙药。而我们中国人,要不要合作,以后要不要交往,就是建立在这种生活细节之上的。</P>
<P>所以,以后,别人到我家里来,我自己穿拖鞋,别人自便。如果我要他们拖鞋,没有人怀疑我的诚意,一定是因为他们在家里太久,怕他们脚不舒服。事实上,他们看到家里干干净净的,尽管我怎样表示不用,他们都会主动脱鞋。</P>
<P>但是,换鞋套,太夸张了,这根本就是为了自己方便,而怠慢客人。换了我,我决不去这种人家里做客。我让人家在我的家里感到舒服自在,说明我重视这份友谊,无前提。若是人家让我换鞋套,说明他的友情有前提,这种自私、只考虑自己的心理,同样也会表现在其他事情上。我绝不接受这种好意。宁愿就是公事合作而已。</P>
<P>文中那个让人换鞋套的暴富大姐,如果要说自己是北京人,我只能说是北京垃圾。在引进西方所谓“先进生活方式”的时候,学得实在四不像了。既然如此关心个人的感受,怎么会请人到家里来做客呢?她肯定知道西方那种公事跟私事分开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她怕人弄脏地,却请人到家里;实在太蹩脚了。既然她如此轻易就认定不合作,说明也不是很重视这份友谊。所以剩下的只有一种解释了: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人夸自己的房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P>
<P>希望北京能少一些这些暴富的、所谓“北京人”,跟西方学得四不像,丢掉我们民族热情待客的美德的垃圾。</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0 13:25:53编辑过]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