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陪读妈妈们一条生路

kaili LV4
2006-07-19 · 891 阅读
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9 10:30:14编辑过]
版块:
子女教育
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5 个

kaili LV4

发表于 19-7-200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江丽玉  </p><p>&nbsp;&nbsp;&nbsp; 对于陪读妈妈当按摩师在宏茂桥遇害的新闻,我感到很吃惊。因我本身是居住在这一带的,真的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p><p>&nbsp;&nbsp;&nbsp; 看了几个礼拜的报道和焦点新闻,我的心更难受了!为什么呢?我们本土新加坡人命好,少有在外地讨生活,无法理解那些在外地拼搏赚三餐的人的心情。因为我们都受到相当的保护!请问温室里的花和户外遭日晒雨淋的花一样吗?  </p><p>&nbsp;&nbsp;&nbsp; 我觉得我们不可以这么不理性的对待陪读妈妈。陪读妈妈也是人,从中国老远的把儿女们送来这里受正统的教育,为的是让他们以后能成才。当然儿女来到新加坡读书就要有人在身边照顾他们的起居。如果这些儿女能照顾自己的话,妈妈们何必来这里“陪读”,遭这里的人白眼?  </p><p>&nbsp;&nbsp;&nbsp; 可以很肯定的是一般的陪读妈妈们的积蓄,会很快随着在这里的高消费而耗尽,她们不是公民,所以一切的学费,医药费等都会比国人贵上许多。难道要妈妈们储蓄用完了就这么打道回府吗?那送儿女来受教育的重点在哪啦?之前的所有花费都白费了吗?在这里受教育不是一两年而已,而是好几年以上的,即使把中国家乡内的老家或土地当了卖了也顶不过来好几年的教育和生活费啊! </p><p>&nbsp;&nbsp; &nbsp;所以妈妈们唯一能解决眼前的费用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本地找份工作应急,远水怎能救近火?而且薪金赚来的要能够应付得了生活,所以也就选择了按摩业,唯有这类行业赚钱较多。有好些妈妈们是受过高程度教育的,只不过在这里变成了无用武之地罢了!因此,她们只好选择这类行业来维持生活!中国人也是人,陪读妈妈也是人,新加坡人也是人,人家也是爸妈所生所养,请公平对待!  </p><p>&nbsp;&nbsp;&nbsp; 我本身是道地的新加坡公民,但父亲却是中国移民到这里落地生根。我只是觉得为什么要歧视中国人呢?我们的祖先不也是中国来的吗?大家都是属于炎黄子孙与后代嘛!不是吗?只因为有一小撮害群之马就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公平吗?  我相信当我们到别的国家时,遭到不友善对待,排斥和恶劣的态度,抑或被误以为是从事不正当的事,心里也会同样的不好受。  </p><p>&nbsp;&nbsp;&nbsp; 我国最近颁布的新条例已是定局了,是无法改变了。不过我也希望政府能另有安排,可以安顿妈妈们,而不只是一味的叫陪读妈妈做好“陪读”的工作,储蓄耗尽了怎么办?难道要沿街乞讨吗?希望中国大使馆也能尽力帮助妈妈们,不然她们碰上问题要到哪里求助?  请让她们和儿女能安心的在这里生活,也请给她们一些空间和一条生路!请不要排斥和歧视她们,也请尊重她们的感受和注意我们自己的言行。请将心比心吧!</p><p>&nbsp;&nbsp; (联合早报)</p>

飘摇雪 LV2

发表于 19-7-2006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5">不要说请给我们一条生路,要自己创造一条路,路不是别人给得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相信自己</font>

applesgtcc LV7

发表于 19-7-2006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要脚踏实地。。。。共勉[em20][em20][em20]

口水龙 LV2

发表于 21-7-2006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楼说得有理,如果新加坡人都向你这么想就好了.[em01]

yingzi6630 LV0

发表于 21-7-2006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