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因为新加坡没有专门的针对访问学者的签证,只发给一种短期培训签证,不管你在国内是什么专家学者教授都好,虽然是被邀请来新加坡的,办公条件也很不错,但是在签证上给的定位明显和身份不符。</p><p>因为这种签证,你就无法找到合适的签证给你的家属,只有短期社交访问签证,最多3个月。</p><p>虽然中国出资,而且你在国内有收入,但是因为在新加坡你没有收入,所以你的家属不能办dp,申请长期也会被拒签。拒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钱少。但是需要注明的是,中国出资只是负责访问学者一个人的费用,ICA用来衡量2个人的生活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国内的工资收入在1:5以后,都显得太少了。其实,国内的薪水和国外的发放是不一样的,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有很多其它的收入,比如奖金,津贴,稿费,股票、房产等其它投资收益。。。</p><p>但是ICA在考虑的时候只计算最根本那一点,不看你的存款等其它东西。所以,哪怕你在国内过得再好,你的家属想来长期陪伴,也会被拒签。不知道ICA是不是依然用老的眼光看待中国人——都是来新加坡挣钱打工的,而没有考虑消费层和夫妻人权呢。在国内有身份有地位的,来新加坡会在生活上降低标准虐待自己和家人吗?还是有其他考虑,比如说给新加坡其它“特色产业”提供客源?</p><p>其实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专门的访问学者签证,中方出资的就给培训签证,这本身就有歧视在里面,在国内都已经是教授博导了,来新加坡作什么培训?!(上次帖子里,朋友给过建议,但是我咨询过了,因为这属于个人这是私事,邀请方也不会给出解决方案。当然每年访问的人多了,人家才不会操这个心呢。政府都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你让学校能有什么好办法?)</p><p>写这个帖子,只是提醒准备来新加坡做访问学者的国内同事们,在出行前做个参考。</p>[em03][em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1:09: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