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1 个

王二宝 LV5

发表于 3-7-2018 09: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些歪楼了。。。
那就顺便歪一句,任何国家和地区,保护当地人的利益,不才是最正确的么?
太过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太多了,就跟偶尔进个国内群看一眼,一群建筑工人抓着啤酒瓶子吹牛B,新加坡没我们这些人早就完蛋了。。。
艾玛,可吓死人了。。。

千股涨停 LV5

发表于 3-7-2018 10: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逆向歧视。拿ep的人负责招人,自然看需要申请准证的人顺眼,我们拿准证的人才是最牛逼的,同病相怜而已。我之前公司一个经理,poly毕业的,组里面的人全是poly毕业,一个大学的都无。一个道理而已。

千股涨停 LV5

发表于 3-7-2018 1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外来人才,建筑工人,女佣等等全都消失了,新加坡肯定乱套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是建立在整体消失这个前提上。
举个例子,你在一间屋子里面,屋子里面的空气分子,有可能随机分布在房间的左边或者右边,这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时刻,所有的空气分子都跑到了房间的左边,从而导致处于右边的你窒息而死。然后某些空气分子就开始吹牛,没有我,这人分分钟就歇菜了。

ticktack LV5

发表于 3-7-2018 10:5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股涨停 发表于 3-7-2018 10:00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逆向歧视。拿ep的人负责招人,自然看需要申请准证的人顺眼,我们拿准证的人才是最牛逼的, ...

并不是。我开始就说了,几个本地的应届生我感觉很好,而且nus的明显强过smu的。原因就是应届生供应量大,都是符合录用标准的。降低标准社招的还是要等找到合乎标准的替换掉工作才上了正轨

ticktack LV5

发表于 3-7-2018 11:0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二宝 发表于 3-7-2018 09:19
已经有些歪楼了。。。
那就顺便歪一句,任何国家和地区,保护当地人的利益,不才是最正确的么?
太过把自己 ...

保护本地人是当然正确的,我们也很配合啊。导致我们工作混乱了两年,自己也要回去了吐吐槽而已

makehill LV9

发表于 3-7-2018 11: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EP 不用缴cpf, 不用缴人头税,跳槽不容易,可以压低收入。 对公司来说,这个类型是政府给企业的性价比最好的招工类别。随着本地失业率的标高,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用人单位不受约束的话,肯定倾向于多招ep. 政府正在修补这样的漏洞,所以才会压缩ep,喜欢外国人,就找sp不缴cpf, 要缴人头税,这样和pr/sc的用工成本才接近。其实新加坡已经是非常友商的国家了,看看cpf的员工/公司缴交比例就知道。

千股涨停 LV5

发表于 3-7-2018 11: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混乱了两年还是走上了正轨,说明了并不是只有ep才能干活。之所以混乱两年,还是公司之前挖的坑太大。要是一开始就合理利用准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搞那么夸张的比例,就没后来的折腾。

walterso LV14

发表于 3-7-2018 12: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ticktack 发表于 2-7-2018 21:59
其实不是政府要求的,是我们评估了政府的比例要求自己做的决定。非技术岗用本地人对业务损害最小嘛 ...

非技术岗位灵活性最大,别的公司也这样。 如果要调整员工,肯定是动非技术人员,这个上大学的时候,老师都说过。

ticktack LV5

发表于 3-7-2018 12:4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股涨停 发表于 3-7-2018 11:55
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混乱了两年还是走上了正轨,说明了并不是只有ep才能干活。之所以混乱两年,还是公司 ...

那是当然,代价就是多了至少20%的直接薪资成本,人员不如EP稳定还多了很多招聘培训和管理成本。关键是政府原来没限制啊,企业当然要用对自己成本最低的方式,突然就禁止我们招EP连个缓冲期限都不给

liuxinbit LV4

发表于 5-7-2018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早点申请PR的。先不说少了目前这些麻烦,学费也省很多不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