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36 个

七荤八素 LV14

发表于 18-2-2014 0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18-2-2014 02:46
传播谣言总是最容易的。
花了很多时间澄清了一个网友的谣言(虽然该网友怎样都不承认),又来了一个更厉害 ...

香港的空气污染浓度,分区摘要:
http://www.aqhi.gov.hk/tc/aqhi/p ... -concentration.html
很详细,很清晰。

大约看了这几天的猛烈争辩,偶不由得反省自己:
我是否在站在有理面时,得理不饶人做得太过头了?毕竟大家本来只是陌生网友,并不是什么宿敌,有时虽然对方言辞偏激,但我们也可以比较温和地以理服人。

在此特别向鞋子同学道歉。不好意思,我有时也挺血气的,特别是在感到自己被人凶猛攻击时。惭愧面壁自省中...希望以后能有所进步吧。:)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8-2-2014 08:2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ratemouse 发表于 17-2-2014 23:50
真别扭啊。



不同意你的讲法。

PM2.5 与 PM10 哪个对人体危害更大? 这个不需要再讨论了吧。

还是看客观事实吧: NEA 的 PSI (PSI包括PM10和其他污染物)即给出浓度又给出指数, 好, 谢谢, 负责任; 而其PM2.5(比PM10更坏的)却只给出浓度, 没有指数。浓度? 是什么东东? 俺只想知道好或不好, 为何不直接告之? 为何不给出PM2.5指数? 是技术上做不到, 换算成本上太昂贵, 还是像维版所讲"别有用心"? 百思不得其解, 令人深思。

今早俺这里还是维版给俺定性为"造谣"的烟霾, 赶脚越来越重。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8-2-2014 08:5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eadsea 发表于 18-2-2014 01:58
Definition:

The Pollutant Standards Index, or PSI, provides a uniform system of measuring pollution ...

以下是俺的调查:

PSI并不包括PM2.5, 而只包括PM10和其他污染物, 你可以到aqicn网站去看PSI的算法( 俺在NEA网站上没找到, 谁叫俺不是精英)。

PSI是美国环保署搞出来的, 但在1999年被AQI代替。美国现在不用PSI。

PM2.5与PM10比较, PM2.5更危险; 但也不能停止PM10的测量。

deadsea LV6

发表于 18-2-2014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adsea 于 18-2-2014 09:57 编辑
yishun2009 发表于 18-2-2014 08:56
以下是俺的调查:

PSI并不包括PM2.5, 而只包括PM10和其他污染物, 你可以到aqicn网站去看PSI的算法( 俺在N ...

既然如此,建议你拿着所有的scientific 证据,去找议员,要求NEA改变报道方式。
我怎么记得去年NEA有解释为什么还需要采用PSI。

建议多找几次, NEA会回解释信给你,在论坛抱怨是没有结果。  
新加坡有一点好处就是:如果有问题,总能找议员。

PS,如果不是公民,也可以请公民朋友帮忙。但如果连一个公民朋友都说服不了,可见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8-2-2014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YNEWEI 于 18-2-2014 10:02 编辑

你的这个地址是香港政府自己公布的,我前面的回复是针对某些网友和其引用的文章,看的是他们那个的外国网站。

你给的这个,香港政府公布的,只有各种空气污染浓度,看不到换算后的空气指数。
即使如此,从浓度上看,新加坡的PM2.5 浓度是17微克/立方米。香港各个地区大部分是30-50之间。是新加坡的两倍以上。


“新加坡的空气质量不过尔尔”?政府为了“怕影响新加坡旅游城市的形象”,“掩耳盗铃”?


文章作者无耻地扭曲事实,抹黑新加坡政府,是为了什么?
该文章下面的一些链接评论,恶毒地攻击新加坡政府,又是为了什么?





5095 LV15

发表于 18-2-2014 1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知道很多有害气体是无味的,我应该还是会相信自己的鼻子而不是数据。。。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8-2-2014 10: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18-2-2014 08:29
不同意你的讲法。

PM2.5 与 PM10 哪个对人体危害更大? 这个不需要再讨论了吧。

"今早俺这里还是维版给俺定性为"造谣"的烟霾, 赶脚越来越重。"

你这句话本身就是在造谣。我什么时候说过烟霾是造谣?相反,这是我的原话:在“室外还有那种味道”这点,我相信你。哪怕我这边根本没闻到,哪怕今天我这边是阳光灿烂空气很好。

我说你造谣,指是以下几点:
1.政府网站明明有公布PM2.5的数据。你说没有。后来你是面对网友的反驳,面对事实才不得不承认有。
2.你转述外国网站的内容,但转述后的描述,与该网站原文差异极大。你大大地夸大了危害性。
3.你声称新加坡政府部门公布的数值和外国网站明显不同。并以此作为依据,暗示新加坡政府部门在空气质量的做法和中国政府一样(中国政府在空气质量这方面臭名远扬)。事实是你的依据根本是错的。

你要埋怨烟霾是你的自由,但这个贴里,你已经不仅仅是在埋怨。以上面几条来说,不管你是故意还是无意,已经造成你造谣的事实。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8-2-2014 1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立这边天气良好,没有烟霾没有异味。有人说自己家那边有,我不怀疑他们的说法。

但不管有没有,烟霾这个事情来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烟霾的罪魁祸首是邻国。督促新加坡政府努力解决可以,非要说成是新加坡政府掩盖事实,那是别有用心。

抛开烟霾,新加坡大部分时间的空气质量如何,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但有人引用链接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赤裸裸地说新加坡的空气质量不过尔尔,指责新加坡政府“怕影响像新加坡旅游城市的形象”而"掩耳盗铃“。

我实在好奇,究竟是新加坡得罪了他们,他们才这么无耻地抹黑新加坡?还是这些人本性如此,以造谣抹黑为乐?

bbrr LV4

发表于 18-2-2014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brr 于 18-2-2014 11:05 编辑

早晨起来我把这个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看到楼主有任何针对其他网友的个人攻击言论。作为一个自由世界的公民,楼主有权利表达他对政府部门的做法的质疑。

任何人有不同意见应该就事论事,讨论应该只针对该政府部门的该项措施,而不是针对网友个人。但有些网友的做法就不是这样了:“楼主,你成见蒙蔽了你的眼睛和大脑。”  “有些人不知为何一贯地仇视新加坡政府。”  “任何事情都能扯到政府别有用心去。”  “事实证明,不是政府别有用心,而是某些人别有用心。”  “被人无耻地抹黑”,"楼上的以为大家的眼睛都瞎了是吧"   .........

连网上的文章都不放过:
“文章作者无耻地扭曲事实,抹黑新加坡政府,是为了什么?该文章下面的一些链接评论,恶毒地攻击新加坡政府,又是为了什么?”  "我实在好奇,究竟是新加坡得罪了他们,他们才这么无耻地抹黑新加坡?还是这些人本性如此,以造谣抹黑为乐?"   这些用词怎么让我感觉是在看回顾文革时期的纪录片?  如果某位网友还是版主的话,那是否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论?

其实任何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提个建议,打开代理,设置IP去例如北美吧,用GOOGLE.COM, (不是GOOGLE.COM.SG), 去搜索PSI, PM2.5这些关键词。把前5页的所有文章都静下心来仔细的读过一遍,再回来这里发表言论会更好。但无论说什么,请不要针对个人。

因为已经是半夜了,我只是随便点击了两个链接,贴在上面的那个链接的文章我昨晚自己都没有仔细的读,因为太晚了。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我们不知道,下面的评论无非都是那个人人网的注册成员们,就像我们这里的注册网友一样。何必要看到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要攻击呢。

正因为新加坡是新闻言论非常开放自由的地方,楼主才敢把自己的质疑讲出来。如果这个话题要放在北韩,我相信大家是听不到不同意见的,都会说自己的政府英明。

点评

+10086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8-2-2014 11:37

ratemouse LV12

发表于 18-2-2014 1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temouse 于 18-2-2014 11:33 编辑
yishun2009 发表于 18-2-2014 08:29
不同意你的讲法。

PM2.5 与 PM10 哪个对人体危害更大? 这个不需要再讨论了吧。


米版提醒你“这个又有啥好争的呢?”,你不是回答“奏是奏是。继续关注烟霾。”

你一直说“值得深思”,能不能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深思什么?

政府已经与时俱进,公布了PM 2.5。你纠结淘汰PSI,以PM 2.5为主要指导标准有啥意义?有啥意义?

按PSI新加坡长期空气质量是"Good",你看的很不爽?按更严格的标准就是下降到“Moderate",就算政府不喜欢看到新标准变成“Moderate"那又怎样?有什么值得深思的?更换标准了新加坡空气就变更好了?新加坡本岛上就没大型工业,连发电都是用天然气和石油。相信大部分污染来自于汽车,如果想把空气质量提高到"Good",可能政府需要加倍COE价格,减半COE年限,ERP增加10倍。

所以我的观点是:第一,使用PSI指导一般人的生活已经足够,少数人愿意的话可自行使用政府公布的PM 2.5数值作为指导;第二,我接受“Moderate"的空气水平;第三,新加坡短期内达到"Good"水平非常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