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05 个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7-7-2012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seeyu 发表于 7-7-2012 00:24
二.

前面我已为自已下了结论,屋价的高企是移民的增加和炒家(投资或投机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叠加所引起的综 ...

你这贴主题是“组屋的屋价是不是太高了?”是问题不是结论
你自己说要讨论,却先下了结论
这种是属于先下结论再找证据的做法。
先别说你的结论是否正确,你这种做法,是预设立场的,以学术证明的角度来说,是错误的。

高不高,如有些网友说,可以横比直比,根据各种标准比,根据各种事实和数据,得出结论。

terryli LV14

发表于 7-7-2012 10:4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现在的房价对于月入10K以上的家庭 压力并不大. 但如果4000一下的话 压力不小. 近几年新加坡吸收了太多外来财富 经济好了 国民没有直接受贿 反而生活质量下降 当然会闹. 不要拿坡人闹和天朝老百姓比, 他们有选票.

ratemouse LV12

发表于 7-7-2012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li 发表于 7-7-2012 10:49
现在的房价对于月入10K以上的家庭 压力并不大. 但如果4000一下的话 压力不小. 近几年新加坡吸收了太多外来 ...

好像4000以下买房更没压力了,条件是买离市区远的的BTO三房。低收入津贴就应该超过首付了。4000薪水的CPF也差不多够月供。买房不用动现金啊。

刚过1万的夹心层比较痛苦。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7-7-2012 1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6-7-2012 20:45
小学数学就有大于小于的概念了
5比3大,5比7小,究竟5是大是小啊?
组屋涨幅大于工资涨幅,究竟是组屋价 ...


我的观点:现在的二手政府组屋价格太高(个别地区的3房旧组屋卖到40,50万),涨幅远远超出大部分人民收入的增长,组屋渐渐失去了以居住为第一目的的宗旨,变成了与私宅同样的投资升值的工具。

造成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十年来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需求猛增),可是多年停建政府组屋(供给零增长),导致市场严重供不应求所至。

ratemouse LV12

发表于 7-7-2012 1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7-7-2012 11:14
我的观点:现在的二手政府组屋价格太高(个别地区的3房旧组屋卖到40,50万),涨幅远远超出大部分人民收 ...

前几天有人建议说取消BTO房子的5年MOP限制。我觉得可行。这样可以快速为二手市场提供更多供应,并且市场更多元化,有利于市场区分:便宜的房子更便宜。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7-7-2012 11: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ratemouse 发表于 7-7-2012 11:29
前几天有人建议说取消BTO房子的5年MOP限制。我觉得可行。这样可以快速为二手市场提供更多供应,并且市场 ...

这种做法算是变相鼓励利用组屋进行投机套利行为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政策实行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某些新加坡公民可以低价向政府买组屋,然后马上转手高价卖给PR。
为了达到这点,接下去会衍生更多的恶果:有些本来高收入的人,会故意压低自己收入,申请组屋然后卖了套利之后,再提高收入去买公寓。

点评

这样不是挺好的。比较有米的被吸引到全新的二手HDB这样的高端市场。米少的人会受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7-2012 12:34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7-7-2012 1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yli 发表于 7-7-2012 10:49
现在的房价对于月入10K以上的家庭 压力并不大. 但如果4000一下的话 压力不小. 近几年新加坡吸收了太多外来 ...

关键在于“直接受惠”中的这个“直接”
经济增长,最直接受惠的是企业。而控制企业的人是企业管理层。
而工薪阶级则仰赖企业管理层。
现实是,经济好了,工资不一定加,但经济不好,很可能被裁员和降薪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7-7-2012 12: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YNEWEI 于 7-7-2012 12:15 编辑
terryli 发表于 7-7-2012 10:49
现在的房价对于月入10K以上的家庭 压力并不大. 但如果4000一下的话 压力不小. 近几年新加坡吸收了太多外来 ...

如果要说立场,我是同情工薪阶层的。
但问题是:劳动市场本身也是一个自由市场。资方市场下,企业有更多的权力更大。除非是劳方市场占优。
明显地,新加坡各种政策还是偏资本方的。
而政府为什么偏资本方方呢?作为无天然资源小国,本地市场又非常的小(比起大国),新加坡极度依赖国际市场,不偏袒资本方的话,资本方跑了新加坡整个一起完蛋。

在资本方市场下,工资是相对偏低的。这也是我的看法,不是房价涨幅高,而是工资涨幅低,正如我的看法是不是东西越来越贵,而是货币贬值。

所以这个问题是无解。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当老板赚钱去。就我所知,几乎所有的企业老板都欢迎人口增加。呵呵,潜在市场变大嘛。
不敢或者没有能力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就得认命接受事实。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自己的学历能力社会关系

terryli LV14

发表于 7-7-2012 12:2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7-7-2012 12:09
如果要说立场,我是同情工薪阶层的。
但问题是:劳动市场本身也是一个自由市场。资方市场下,企业有更多的 ...

完全同意你说的. 就是因为这个 才导致新加坡草根排外. 而且这种趋势有从草根向中产, 从年轻人向老一代蔓延的趋势. 读过李光耀访谈录 他最反对的就是人手一票 妨碍他的治国理念的实施. 但人手一票不可避免. 再这么下去 PAP再丢几个集选区 你就看得到政策大变了. 就怕那时候晚了.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7-7-2012 12: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atemouse  这样不是挺好的。比较有米的被吸引到全新的二手HDB这样的高端市场。米少的人会受惠。”

不明白你的逻辑。
“某些新加坡公民可以低价向政府买组屋,然后马上转手高价卖给PR。
为了达到这点,接下去会衍生更多的恶果:有些本来高收入的人,会故意压低自己收入,申请组屋然后卖了套利之后,再提高收入去买公寓。”

米少的人怎么会受惠?你以为米少的人买得起公寓?
再说米多的不就等于变相被政府逼着向米少的买高价组屋。这样不如直接对米多的开刀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